词典避地
避地
词语解释
避地[ bì dì ]
⒈ 亦作“避墬”。
⒉ 谓迁地以避灾祸。
⒊ 犹言避世隐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避墬”。
⒉ 谓迁地以避灾祸。
引《汉书·叙传上》:“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羣。”
《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
《后汉书·东夷传·濊》:“汉 初大乱, 燕、齐、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依 刘表。”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⒊ 犹言避世隐居。
引《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国语辞典
避地[ bì dì ]
⒈ 因避乱而迁居他乡。
引《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
相关词语
- bì zhī ruò měi避之若浼
- dì zhōng hǎi地中海
- lián dì连地
- hàn tiān zhèn dì撼天震地
- dì cáng pú sà地藏菩萨
- shàn dì扇地
- bǎo hù jiē dì保护接地
- lí gòu dì离垢地
- qū bì屈避
- xiāng dì乡地
- mù dì牧地
- bì léi zhēn避雷针
- dì lì rén hé地利人和
- dà dì yì shù大地艺术
- tiān píng dì chéng天平地成
- lún xiē dì轮歇地
- dì qiàn地堑
- bì bào避暴
- jiāng tiān jiù dì将天就地
- zhì dì质地
- dì kàng地炕
- dì yàn地雁
- hú dì胡地
- huò bì dì zū货币地租
- shēng dì bì huà生地壁画
- shā dì杀地
- bì róng避荣
- dì yìn zǐ地窨子
- dì xiǎn地险
-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