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草衣
草衣
词语解释
草衣[ cǎo yī ]
⒈ 编草为衣。
⒉ 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⒊ 隐者的衣着。
⒋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引证解释
⒈ 编草为衣。
引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
《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⒉ 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引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唐 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⒊ 隐者的衣着。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⒋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引《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国语辞典
草衣[ cǎo yī ]
⒈ 用草编制的衣服。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句下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
唐·张籍〈夜到渔家〉诗:「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⒉ 隐者、隐士。
引唐·景云〈谿叟〉诗:「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相关词语
- yāo jīn yī zǐ腰金衣紫
- xǐ yī洗衣
- zè shí xiāo yī昃食宵衣
- huǒ róng cǎo火绒草
- cǎo duò草垛
- bā guà yī八卦衣
- cǎo zhǎng yīng fēi草长莺飞
- bái yī zǎi xiàng白衣宰相
- cǎo běn zhí wù草本植物
- cǎo mǎn líng yǔ草满囹圄
- zá cǎo杂草
- lǎo yī老衣
- dǎ cǎo shé jīng打草蛇惊
- é guān cǎo鹅观草
- jìng yī靓衣
- cǎo chuán jiè jiàn草船借箭
- méng yī蒙衣
- yín cǎo吟草
- huǒ yàn cǎo火焰草
- jǐn shēn yī紧身衣
- shén yī神衣
- cǎo má草麻
- shuǐ yī水衣
- chūn cǎo春草
- bì yī鷩衣
- yī bāo衣包
- yú yī鱼衣
- zhěng yī liǎn róng整衣敛容
- hóng yī dà páo红衣大炮
- xiāng cǎo quán香草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