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词典疮痍
chuāng

疮痍


  • 拼音chuāng yí
  • 注音ㄔㄨㄤ 一ˊ

  • 繁体瘡痍
  • 词性名词

  • 词语解释

    疮痍[ chuāng yí ]

    ⒈  创伤,也比喻遭受灾祸后凋敝的景象。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杜甫《北征》

    desolation after destruction or a disaster;

    引证解释

    ⒈  创伤。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陈书·世祖纪》:“讨 陈寳应 将士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并復其家。疮痍未瘳者,给其医药。”
    清 黄遵宪 《降将军歌》:“岛中残卒皆疮痍,其餘鬼妻兵家儿。”

    ⒉  比喻灾害困苦。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然其祸累世不復,疮痍至今未息。”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戒石铭》:“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元 耶律楚材 《送德润南行》诗:“燕然 民庶久疮痍,摩抚疮痍正此时。”
    清 孙枝蔚 《五月楼居雨凉欣赋》诗:“感此午时风,何让丰年金。疮痍徧宇宙,得酒忍独斟。”

    ⒊  指困苦的民众。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⒋  指疮疡。

    《法苑珠林》卷七八引《阿育王太子法益坏目因缘经》:“身生疮痍,口气臭处,与人无亲,旷地狱来。”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庐州诗》:“张侯 及内子,遍体生疮痍,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附<小浮梅闲话>》:“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

    ⒌  伤害;损害。

    《新五代史·杂传十三·杨光远》:“然而召夷狄为天下首祸,卒灭 晋 氏,疮痍中国者三十餘年,皆 光远 为之也。”

    国语辞典

    疮痍[ chuāng yí ]

    ⒈  创伤、伤痕。也作「创夷」。

    《抱朴子·外篇·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

    ⒉  比喻灾害或战乱后民生凋敝的情形。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也作「创夷」。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