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砥柱	
	砥柱
词语解释
砥柱[ dǐ zhù ]
⒈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英DiZhu,Mountai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砥砫”。
⒉ 山名。又称 厎柱山、三门山。在今 河南省 三门峡市,当 黄河 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引《文选·宋玉<高唐赋>》:“交加累积,重迭增益,状若 砥柱,在 巫山 下。”
李善 注:“砥柱,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 禹 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 河,河 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 砥柱 也。”
明 何景明 《渡河》诗:“洪源下积石, 砥柱 屹嵯峨。”
清 金农 《东冈望砥柱山》诗:“砥柱 高峰儼帝囷,每于檐隙挹鲜新。”
⒊ 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
引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几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也。”
明 徐渭 《季先生入祠祭文》:“当其仕也,为砥柱於风波之中,有举世所难言者而独言之,举世所难行者而独行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清 杨棨 《感事》诗:“方倚隻身为砥砫,枉遭众口毁长城。”
清 方文 《都昌怀古·陶桓公侃》诗:“清谈能误国,砥柱在陶 公。”
邹韬奋 《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中国 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
国语辞典
砥柱[ dǐ zhù ]
⒈ 山名。位于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
⒉ 比喻能坚守原则、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引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学之渊源;难为弟,难为兄,足壮朝端之砥柱。」
例如:「知识分子是国家的砥柱,社会的中坚。」
			相关词语
		
	- bào zhù hán bàng抱柱含谤
 - dǐ shí砥石
 - bā zhù八柱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励行
 - zhī zhù chǎn yè支柱产业
 - kuàng zhù矿柱
 - mù zhù幕柱
 - qīng zhù倾柱
 - qiú zhù虬柱
 - tiān zhù shān天柱山
 - dǐ lì砥砺
 - shēn zì dǐ lì深自砥砺
 - bā zhù guó八柱国
 - dǐ xíng砥行
 - shā zhù沙柱
 - chǔ zhù础柱
 - dǐ zhí砥直
 - áo zhù鳌柱
 - mái gān shù zhù埋杆竖柱
 - bǔ tiān zhù dì补天柱地
 - fǔ liáng yì zhù抚梁易柱
 - tí qiáo zhù题桥柱
 - xián zhù弦柱
 - dǐ zhù zhōng liú砥柱中流
 - lì dǐ砺砥
 - zhù méi柱楣
 - chēng zhù樘柱
 - tiě zhù铁柱
 - kūn zhù鹍柱
 - dǐ jiǎng砥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