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甲科
甲科
词语解释
甲科[ jiǎ kē ]
⒈ 古代考试科目名。汉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
⒉ 唐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⒊ 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
⒋ 指登甲科的人。
⒌ 泛指科举考试。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考试科目名。 汉 时课士分甲乙丙三科。
引《汉书·儒林传序》:“平帝 时 王莽 秉政……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
⒉ 唐 初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 唐 宋 进士分甲乙科。
引唐 白行简 《李娃传》:“於是遂一上,登甲科,声振礼闈。”
唐 王建 《送薛蔓应举》诗:“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始以进士甲科事 仁宗皇帝。”
⒊ 明 清 通称进士为甲科。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段话文乃是 四川 新建县 有一乡宦,姓 杨,是本朝甲科。”
清 方苞 《重订<礼记纂言>序》:“李公 早岁登甲科,五十以后始开府於畿南。”
⒋ 指登甲科的人。
引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一甲科问 于莲池 曰:‘世间何等人最作孽?’”
⒌ 泛指科举考试。
引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桂阳 少年西入 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国语辞典
甲科[ jiǎ kē ]
⒈ 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汉代课士分甲乙丙三科,唐宋进士分甲、乙科,甲科试题最难。
引《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
唐·王建〈送薛蔓应举〉诗:「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⒉ 明清以后通称进士为「甲科」。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段话文,乃是四川新都县有一乡宦,姓杨,是本朝甲科。」
相关词语
- jiǎ bǎng甲榜
- diàn kē佃科
- kē chéng科惩
- fù kē副科
- kē nà kè lǐ科纳克里
- kē jiǎo jiǎ科脚甲
- nà mǐ kē xué纳米科学
- kē xué科学
- dān qiān jiǎ yǐ丹铅甲乙
- jiě jiǎ guī tián解甲归田
- kē chē科车
- niē guài pái kē捏怪排科
- dēng kē登科
- jiǎ bì dān甲必丹
- kē chá科察
- jiǎ chì甲勅
- jiǎ zǐ甲子
- kē chén科臣
- jiǎ zhuàng xiàn甲状腺
- kē chóng tǐ科虫体
- jiǎ shì甲氏
- zhàn jiǎ蘸甲
- jī chǔ kē xué基础科学
- sì jiǎ兕甲
- kē fū科敷
- shù kē树科
- kē dì科第
- kē jù科具
- jiǎ yú甲鱼
- zhǔ jiǎ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