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词典况乃
kuàngnǎi

况乃


  • 拼音kuàng nǎi
  • 注音ㄎㄨㄤˋ ㄋㄞˇ

  • 繁体況乃

  • 词语解释

    况乃[ kuàng nǎi ]

    ⒈  亦作“况乃”。亦作“况乃”。

    ⒉  恍若,好像。

    ⒊  何况;况且;而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⒉  何况;况且;而且。

    《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国语辞典

    况乃[ kuàng nǎi ]

    ⒈  何况、况且。也作「况迺」。

    《文选·欧阳建·临终诗》:「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况乃遭屯蹇,颠沛遇灾患。」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做文学网 蜀ICP备2023005996号-13 反 馈
    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