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六德	
	六德
词语解释
六德[ liù dé ]
⒈ 谓人的六种美德。
⒉ 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
⒊ 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
⒋ 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
引证解释
⒈ 谓人的六种美德。
引《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⒉ 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
引《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⒊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⒋ 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
引《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相关词语
		
	- liù wù六物
 - bō dé播德
 - dé tǐ德体
 - liù biàn六变
 - liù pán shān mài六盘山脉
 - dé yáng ēn pǔ德洋恩普
 - sān hé liù yì三翮六翼
 - zhèn mín yù dé振民育德
 - fú dé mián福德绵
 - huī dé徽德
 - dé xiàn德宪
 - dé yè德业
 - dé yì德意
 - chán dé禅德
 - liù pán shān六盘山
 - dé hòu德厚
 - liù xián pí pá六弦琵琶
 - qián dé yǐn xíng潜德隐行
 - liù chū qí shān六出祁山
 - chún dé淳德
 - guǎ dé寡德
 - dé cái jiān bèi德才兼备
 - wèi wēi huái dé畏威怀德
 - liù yì六逸
 - liù tōng sì dá六通四达
 - liù tōng sì pì六通四辟
 - liù jiù六廐
 - liù wǔ六舞
 - liù zhēng六征
 - yòng liù用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