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穹庐	
	穹庐
词语解释
穹庐[ qióng lú ]
⒈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例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对穹庐以出膝。——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yur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参见“穷庐”。
引《汉书·匈奴传下》:“匈奴 父子同穹庐卧。”
颜师古 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
《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虽有城郭,而不居之,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
⒉ 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引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鏑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 鸡林,南臣 滇池,西臣 昆夷,三岁一来会。”
宋 司马光 《言北边上殿札子》:“可以驱穹庐於幕北,復 汉 唐 之土宇。”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夫子本 楚 之良家,而云 楚 为非种,以忧劳主父,效忠穹庐故,遂不惮污辱其乡人,虑大义灭亲之太过也。”
国语辞典
穹庐[ qiōng lú ]
⒈ 蒙古人所住的毡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
引《史记·卷一一〇·匈奴传》:「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
北齐·无名氏〈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⒉ 因匈奴多住穹庐,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
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
			相关词语
		
	- sān gù máo lú三顾茅庐
 - cǎo lú sān gù草庐三顾
 - zēng qióng曾穹
 - qióng qióng穹穷
 - qióng chóng穹崇
 - gù lú顾庐
 - lú shè庐舍
 - yǐ rén lú xià倚人庐下
 - shì lú式庐
 - lú yuán庐园
 - péng lú篷庐
 - kuāng lú tú匡庐图
 - tián lú田庐
 - hào qióng昊穹
 - kāng lú康庐
 - qióng cāng穹仓
 - hào qióng颢穹
 - lóng qióng隆穹
 - yáo qióng遥穹
 - qióng zhì穹秩
 - bì lú敝庐
 - lú shān huì yì庐山会议
 - lú è庐垩
 - qióng líng穹灵
 - qióng tíng穹庭
 - lín lú林庐
 - huáng lú黄庐
 - lòu lú陋庐
 - qióng qióng穹穹
 - diàn lú殿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