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三馆
三馆
词语解释
三馆[ sān guǎn ]
⒈ 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⒉ 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⒊ 宋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引证解释
⒈ 汉武帝 时,丞相 公孙弘 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
引《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 ( 公孙弘 )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閤,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⒉ 唐 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 宋 因之,三馆合一,并在崇文院中。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引宋 郑樵 《通志·总序》:“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蠹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通。”
⒊ 宋 设广文、大学、律学三馆,以为教育士子的机构。见《宋史·选举志三》。
国语辞典
三馆[ sān guǎn ]
⒈ 唐时昭文馆、集贤院、史馆。负责修史、藏书、校雠等事项。
引宋·费衮《梁谿漫志·卷二·三馆馆职》:「唐三馆者,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是也。」
⒉ 用来教育士子的三机构。唐代以宏文、崇文、国子为三馆;宋代以广文、太学、律学为三馆。
⒊ 汉代公孙弘为招致人才而开的三个馆。即钦贤、翘材、接士。
相关词语
- chǔ guǎn楚馆
- sān gè shì jiè三个世界
- sān xuē三薛
- sān hé dà jié三河大捷
- èr sān zǐ二三子
- liù wèn sān tuī六问三推
- sān jiā三家
- sān dú三独
- liàn chuān sān lǎo练川三老
- sān zhuǎn shēn三转身
- zuò guǎn作馆
- pà sān pà sì怕三怕四
- sān yuè jiē三月街
- sān shǐ三史
- sān shí liù jùn三十六郡
- sān yào三曜
- sān gù máo lú三顾茅庐
- sān ní三臡
- shì lín guǎn士林馆
- sān jiāng kǒu三江口
- sān jìng zhī zī三径之资
- sān zhǒng三种
- sān cháng sì duǎn三长四短
- cǎo lú sān gù草庐三顾
- sān zhāo wǔ rì三朝五日
- sān lì三戾
- sān jiǎo yǎn三角眼
- sān jìn三晋
- mìng guǎn命馆
- sān dēng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