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试帖诗	
	试帖诗
词语解释
试帖诗[ shì tiě shī ]
⒈ 诗体名。源于唐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亦称“赋得体”。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清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引证解释
⒈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引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
			相关词语
		
	- shēn tiē身帖
 - dà fēng shī大风诗
 - shì wén试文
 - shì kàn试看
 - mó tiē摹帖
 - dān hóng tiē单红帖
 - shī chóu诗愁
 - shēng píng tiē升平帖
 - shēng shī笙诗
 - jìn tǐ shī近体诗
 - shī mào诗貌
 - jí fēng ér shì及锋而试
 - rǔ tiē汝帖
 - shì xiāng luó试香罗
 - shī xí诗席
 - tiē xié帖胁
 - zhàn shī战诗
 - bái tóu tiě zǐ白头帖子
 - xí zì tiè习字帖
 - shì rì试日
 - shī qú诗衢
 - shì xiāng试香
 - shì lù试録
 - shī qǐ诗启
 - dú tiē读帖
 - wǎn shī挽诗
 - yù tiē玉帖
 - shī qiú诗囚
 - shì xíng试行
 - shǒu tiē手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