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太史
太史
词语解释
太史[ tài shǐ ]
⒈ 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
英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⒉ 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例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英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西周、春秋 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 秦 汉 曰太史令, 汉 属太常,掌天时星历。 魏 晋 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 隋 改称太史监, 唐 改为太史局, 宋 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 元 改称太史院。 明 清 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⒉ 复姓。 汉 末有 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国语辞典
太史[ tài shǐ ]
⒈ 职官名。编载史事兼掌天文历法。秦汉称为「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之职转归著作郎,太史则专掌历法。隋改为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则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为钦天监,修史之职则归于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
德语Taishi (Eig, Fam), oberster Geschichtsschreiber , oberster Sterndeuter
相关词语
- shǐ dié史牒
- bèi shǐ备史
- sān shǐ三史
- lǐ tài bái jí李太白集
- cūn shǐ村史
- èr shí yī shǐ二十一史
- tài píng tī太平梯
- tài píng guǎng jì太平广记
- bǎo ān jīng shǐ饱谙经史
- qiān dū yù shǐ佥都御史
- jiù shǐ旧史
- jìn shǐ近史
- xuàn shǐ衒史
- tài guān太官
- tài píng wú shì太平无事
- lín shǐ麟史
- tài yuán太元
- tài chǐ太侈
- dǎng shǐ党史
- chéng shǐ丞史
- shǐ chéng史宬
- tóng shǐ僮史
- lì shǐ yǔ cí历史语词
- shǐ dá zǔ史达祖
- bié shǐ别史
- zú shǐ卒史
- zī jīng zōu shǐ谘经诹史
- yǒng shǐ shī咏史诗
- tài qiū dào guǎng太丘道广
- lìng shǐ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