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
词语解释
铜元[ tóng yuán ]
⒈ 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上海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引证解释
⒈ 从 清 代末年到抗 日 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 广东 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 宣统 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 河南 有当五十的铜元, 四川 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 上海 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引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间或谁一个人身上有一两枚铜元,就到卖狗肉摊边割一块狗肉。”
- jǔ zhèn yuán矩阵元
- tóng jìng fǎn yìng铜镜反应
- yì yuán guāng易元光
- dāng yuán当元
- rì yuán日元
- tóng shēng sī铜生斯
- yuán jí元极
- liǔ zōng yuán柳宗元
- tóng zhǎn铜盏
- yuán xiū cài元修菜
- tóng bǎn huà铜版画
- sān yuán jí dì三元及第
- yuán chún元淳
- yuán zào元造
- tóng mò铜墨
- lí yuán梨元
- máo yuán ruì毛元鋭
- wǔ zhuàng yuán武状元
- tài yuán太元
- tóng guān铜官
- tóng shāng铜商
- yuán qīng bái sú元轻白俗
- yuán huì元会
- yuán hēng lì zhēn元亨利贞
- tóng sǎng zǐ铜嗓子
- yuán yǔ yán xué元语言学
- qīng tóng hǎi青铜海
- bāo yuán lǚ dé包元履德
- yuán dēng元灯
- yuán qǔ元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