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
词语解释
同知[ tóng zhī ]
⒈ 共知。
⒉ 犹参佐。
⒊ 官名。称副职。宋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引证解释
⒈ 共知。
引《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⒉ 犹参佐。
引《北齐书·高隆之传》:“仪同三司 崔孝芬 以结婚姻不果,太府卿 任集 同知营构,颇相乖异, 瀛州 刺史 元晏 请託不遂,前后构成其罪,并诛害之。”
⒊ 官名。称副职。 宋 代中央有同知阁门事、同知枢密院事,府州军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军事。 元 明 因之。 清 代唯府州及盐运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为官称,州同知称州同,盐同知称盐同。
引《文献通考·职官十二》:“淳化 二年, 王显 出镇, 张逊 知枢密院事,始以 温仲舒、寇準 同知院,同知之名,自此始也。”
《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知枢密院、同知院并正二名,知院掌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院为之副。”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小生姓 王 名 文举,先父任 衡州 同知。”
《红楼梦》第二回:“这位 璉 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
王闿运 《陈景雍传》:“汉阳 同知 张曜孙 者,以文学有重名于世。”
⒋ 见解相同。知,“智”的古字。
引汉 王充 《论衡·死伪》:“与世俗同知,则死人之实未可定也。”
国语辞典
同知[ tóng zhī ]
⒈ 共知。
引《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⒉ 职官名。指正官之副。凡主管一事而不授以正官之名,则谓之知某事,如宋代不以枢密院使授人,则称为「知枢密院事」,副使则称为「同知」。辽、金以后,沿此习惯,如府之主官称「知府」,而以府之佐官为「同知」。
引《西游记·第九回》:「星夜令金牌下户唤到江州同知、州判二人,丞相对他说知此事,叫他提兵相助,一同过江而去。」
《醒世恒言·卷二〇·张廷秀逃生救父》:「侯同知晚上回府,便会同了众捕快,次日解官。」
英语government sub-prefect (old)
- pín jiàn zhī zhī贫贱之知
- tóng dì同蔕
- jué shèng qì zhī絶圣弃知
- bù zhī tòng yǎng不知痛痒
- tóng qì同契
- zhī zú zhī zhǐ知足知止
- tóng wén gòng guī同文共规
- tóng xǐ同喜
- chān zhī觇知
- tóng lì同例
- zhī wǎng jiàn jīn知往鉴今
- tóng shēng yì sú同声异俗
- tóng lì同利
- zhī ruì知睿
- zhī shuǐ rén shān知水仁山
- jiǒng rán bù tóng迥然不同
- mí zhī suǒ cuò靡知所措
- mù yè wú zhī暮夜无知
- zhī yù知遇
- tóng yǔ fǎn fù同语反覆
- tóng sān pǐn同三品
- wèn yáng zhī mǎ问羊知马
- kě zhī dào可知道
- hé tóng yì合同异
- tōng wén zhī lǐ通文知理
- bù zhī sǐ huó不知死活
- sī zhī私知
- tóng xīn niǎo同心鸟
- tóng lùn同论
- yī kǒu tóng yīn一口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