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五根
五根
词语解释
五根[ wǔ gēn ]
⒈ 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引《俱舍论》卷三:“於清浄法中,信等五根,有增上用。所以者何?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南朝 梁元帝 《与萧谘议等书》:“必须五根之信,以信为首;六度之檀,以檀为上。”
⒉ 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引《俱舍论》卷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譬喻经》:“五根之祸,剧於毒龙。五根如箭,意想如弓。”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官有五根,物有五尘,故知而有异。”
刘大白 《心印》诗:“这不是你不能,这是你五根的不灵。”
国语辞典
五根[ wǔ gēn ]
⒈ 佛教用语:(1) 指眼、耳、鼻、舌、触觉五种感官。(2) 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力量的意思,指进入圣道,调伏烦恼的力量。信根是对佛陀生起清净的信心。精进根是努力的长善除恶。念根是修四念处。定根指修习四禅。慧根指如实知四圣谛。
引《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言五根者,所谓眼、耳、鼻、舌、身根。」
《杂阿含经·卷二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相关词语
- mán pān wǔ jīng蛮攀五经
- wǔ zì五字
- tuō gēn托根
- gēn xíng根行
- wǔ kù shǒu五袴手
- gēn sì根嗣
- wǔ qiǎng liù duó五抢六夺
- wǔ gé五塥
- wǔ mài五脉
- gēn dùn根钝
- gēn chú根除
- wǔ chē fù sì五车腹笥
- míng zhū wǔ nèi铭诸五内
- sù gēn宿根
- sān zhāo wǔ rì三朝五日
- zhuī gēn xún dǐ追根寻底
- gēn gū jì báo根孤伎薄
- sān wǔ chán guāng三五蟾光
- dào gēn道根
- mìng gēn命根
- wǔ gòng yǎng五供养
- wǔ huā yí五花仪
- wǔ fāng zá chǔ五方杂处
- wǔ zuì五罪
- wǔ xué五学
- wǔ líng nián shào五陵年少
- wǔ nán èr nǚ五男二女
- wǔ yún chē五云车
- liú gēn刘根
- zhé yāo wǔ dǒu折腰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