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
词语解释
一经[ yī jīng ]
⒈ 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
英as soon as;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经书。
引《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
唐 李白 《悲歌行》:“惠施 不肯千万乘, 卜式 未必穷一经。”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清 戴名世 《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
⒉ 犹言贯通。
引《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 燕、赵 无 齐、楚,齐、楚 无 燕、赵 也。”
张守节 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
⒊ 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
⒋ 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国语辞典
一经[ yī jīng ]
⒈ 一种经书。
引《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⒉ 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
引《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
《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 liáng yǒu bù yī良莠不一
- dà chī yī jīng大吃一惊
- yī qián bù zhí一钱不值
- bù yī huì er不一会儿
- yī jiè一介
- yī yuán一原
- yī shàng shǒu一上手
- yī qiāng一腔
- yī xiàn xī wàng一线希望
- yī wǎn fàn shí一碗饭时
- zhì yī至一
- wàn wú yī shī万无一失
- chàng jīng唱经
- yī jiā yán一家言
- jiān yī jǐng bǎi歼一警百
- jīng zhì经帙
- yī yè tiān一夜天
- liǎng xīn yī tǐ两心一体
- shí èr jīng十二经
- yī shǒu一手
- yī jiā huò一家货
- jīng lǚ经履
- èr shí yī shǐ二十一史
- yī bǎn yī yǎn一板一眼
- cóng yī yǐ zhōng从一以终
- yī dé zhī yú一得之愚
- bái shǒu yī jié白首一节
- yī ǒu一耦
- jīng jù经据
- yī yīn shēng一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