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仪仗
仪仗
词语解释
仪仗[ yí zhàng ]
⒈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英flags,weapons,etc.;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引证解释
⒈ 指用于仪卫或赛会的武器、旗帜、伞、扇等。
引《晋书·五行志上》:“王敦 在 武昌,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五六日而萎落。”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太子纳妃》:“皇太子纳妃,卤部仪仗,宴乐仪卫。妃乘厌翟车,车上设紫色团盖……四马驾之。”
《三国演义》第八回:“﹝ 董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彪》:“少无赖,尝衝突 固原 提督仪仗,提督命杖於辕门。”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⒉ 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国语辞典
仪仗[ yí zhàng ]
⒈ 仪卫用的器具。古时帝王、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引《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戎器、卤簿仪仗。」
《三国演义·第八回》:「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⒉ 担任仪卫的军队。
引《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上》:「朔望受朝及蕃客辞见,加纛、槊队,仪仗减半。」
相关词语
- bié yí别仪
- lù jùn yí陆浚仪
- qiāng zhàng shǒu枪仗手
- zhàng wèi仗卫
- yí jiǎn仪检
- yí bù仪部
- shī yí失仪
- hóng jiàn zhī yí鸿渐之仪
- hàn zhàng汉仗
- wǔ huā yí五花仪
- fǎ zhàng法仗
- sǐ zhàng死仗
- zhàng duì仗队
- yí xiāng仪相
- yòu zhàng右仗
- tǔ yí土仪
- biāo yí标仪
- zī yí姿仪
- zhěng yí整仪
- zhāng yí shé张仪舌
- zhōng zhàng中仗
- yù zhàng御仗
- gǒu zhàng guān shì狗仗官势
- èr yí二仪
- tiān qiú yí天球仪
- tóng yí铜仪
- guó zhàng国仗
- sān qiú yí三球仪
- nèi yí内仪
- wēi yí kǒng shí威仪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