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古调笑

《乐苑》:“商调曲”。一名《宫中调笑》。白居易诗“打嫌调笑易”,自注:“调笑,抛打曲名也。”戴叔伦词名《转应曲》,冯延巳词名《三台令》,与宋词《调笑令》不同。

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乐苑》入“双调”。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难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言叠句必须用上六言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又名《转应曲》。唐词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颇多出入,兹以韦应物一首为准,于举例中兼采王建、戴叔伦诸作,藉资比较。北宋以后,多用不转韵格。三十八字,七仄韵,联章成“转踏”,藉以演唱故事。兹附列为变格。

古调笑(钦谱)简介

《乐苑》:“商调曲”。一名《宫中调笑》。白居易诗“打嫌调笑易”,自注:“调笑,抛打曲名也。”戴叔伦词名《转应曲》,冯延巳词名《三台令》,与宋词《调笑令》不同。

古调笑(钦谱) 格律一 单调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 王建

蝴蝶蝴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平仄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中中中中中平平韵中中中中仄平韵平仄换仄韵平仄叠中中中平中仄韵

此词凡三换韵。起用叠句,第六、七句即倒叠第五句末二字转以应之。戴叔伦所谓转应者,意盖取此。按此调王建词四首,韦应物词二首,戴叔伦词一首,冯延巳词三首。其第一、二句,第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词别首“美人并来遮面”,“美”字、“并”字俱仄声,“遮”字平声。第四句,冯词“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声。戴词“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声,“山”、“南”二字俱平声。第五句,王词别首“商人少妇断肠”,“商”、“人”二字俱平声,“少”、“妇”二字仄声。结句,戴词“芦笳一声愁绝”,“芦”字、“笳”字、“愁”字俱平声,“一”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但唐人制调,审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吕,填者或择一体宗之,更为严谨也。

古调笑(龙谱)简介

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乐苑》入“双调”。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难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言叠句必须用上六言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又名《转应曲》。唐词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颇多出入,兹以韦应物一首为准,于举例中兼采王建、戴叔伦诸作,藉资比较。北宋以后,多用不转韵格。三十八字,七仄韵,联章成“转踏”,藉以演唱故事。兹附列为变格。

调笑令 定格 韦应物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平仄仄韵平仄叠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韵平仄换仄韵平仄叠平仄平平仄仄韵

古调笑(龙谱) 格律二 变格 晁补之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平仄韵仄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中仄韵

古调笑令
明代陆宝

竹坞,竹坞,坐荫空阶无数。有时弄影斜阳,个字淋漓短墙。

墙短,墙短,分得秋声一半。

古调笑 春晚
清代张淑

春晚。春晚。人与燕莺同懒。小庭昨夜风过,红紫还怜谢多。

多谢。多谢。剩有荼蘼迟嫁。

古调笑令 其一 暮春

双燕。双燕。飞过柳梢不见。旧时王谢堂前。回首斜阳暮烟。

暮烟暮烟烟暮。芳草落花满路。

古调笑令

官渡。官渡。犹记画桡去路。小怜歌扇谁寻。岁岁东风恨深。恨深恨深深恨。风外落红几阵。

古调笑令

春水。春水。薄暮曲阑更倚。夕阳江上青山。山外行人未还。未还未还还未。千里相思不寄。

©做文学网 蜀ICP备2023005996号-13 反 馈
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