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柳开

柳开 [ 宋代 ]

柳开(947~1000)北宋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号东郊野夫;后改名开,字仲涂,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提倡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命。反对宋初的华靡文风,为宋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作品文字质朴,然有枯涩之病,有《河东先生集》。诗作现存八首。

陈晔 [ 宋代 ]

陈晔,字日华,福建长乐人。宋庆元二年间(1196)时知汀州,年发币捐款助学,革除官占良田以养学校;减官盐价以利平民。莲城及宁化头陀和奸商托五通渔利,依律法惩治;使尚鬼陋俗为之而变,末敢犯禁。广西帐干吴雄作《正俗论》三千余言纪其事。陈晔毕生勤著述,编辑《临汀志》,《家藏经验方》等书。也是宋代著名词人,见载于《全宋词》。其弟陈映在嘉定年间(1208~1224)接任汀州知府事,恪守兄法;汀之八县为之振兴。亦迁广东宪使。其先有同郡陈粹知州事,劝农养士亦多,典籍、革奏列为天下第三。宁宗赵扩赐书褒宠,故民称:晋安三贤,闽汀至今祀之。

王庠 [ 宋代 ]

(1074—?)荣州人,字周彦。王梦易子。七岁能属文。十三岁丧父,哀愤深切,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徽宗崇宁时,应能书,为首选。因上书论时政得失,下第径归,奉亲养志。后复举八行,大司成考定为天下第一,诏旌其门,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卒谥贤节。

任琎 [ 宋代 ]

任琎,字国器,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中上舍释褐,授校书郎(《宋诗纪事》卷五六)。

何万里 [ 宋代 ]

何万里,临安(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清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七)。

王梦雷 [ 宋代 ]

王梦雷,庐山(今江西九江南)人。宋末为平江县主簿。事见清乾隆《平江县志》卷一五。

杨镇 [ 宋代 ]

严陵人,字子仁,号中斋。尚理宗女周汉国公主。官至庆远军节度使。喜观图史,书学张即之。善画,尤工墨竹,凡画皆赋诗其上,卷轴印记,清致异常。

陈植 [ 宋代 ]

陈植,字表民,罗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历蔡州司理参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今录诗五首。

释妙应 [ 宋代 ]

释妙应(?~一一三二),号智缘(《临川文集》卷七一《与妙应大师说》),江南人。徽宗时往来京洛间,不拘戒行,人呼风和尚。高宗绍兴二年卒于柳州。事见《投辖录》、《咸淳临安志》卷九一。

刘子澄 [ 宋代 ]

刘子澄,字清叔,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为澧阳县尉(《沣州群贤堂记》序),知枣阳。除军器监簿,兼淮西安抚司参议官。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坐唐州兵败谪居封州。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始北归(《游层岩》序)。后隐居庐山。有《玉渊吟藁》,已佚。《江湖后集》辑有其诗一卷。清顺治《吉安府志》卷二八有传。 刘子澄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孔夷 [ 宋代 ]

孔夷,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86-1100年)的著名词人。字方平,汝州龙兴(今属河南宝丰)人。学者孔旼之子。北宋哲宗元祐间隐士,隐名鲁逸仲。孔夷深受父亲孔旼的影响,终生不求仕进,唯以诗酒自娱。隐居滍阳(今河南),与李廌为诗酒侣,自号滍皋渔父。与李荐、刘攽、韩维为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与侄孔处度齐名。黄升赞其“词意婉丽,似万俟雅言”(《花庵词选》)。《全宋词》录其词三首。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六。

张砚 [ 宋代 ]

(1178年-1249年),字无准,号佛鉴禅师。四川梓潼(今四川省梓潼县人)人,俗姓雍,为南宋临安府径山寺沙门,为禅宗六祖惠能大鉴禅师下第二十世孙,临济宗破庵祖先禅师(1136年-1211年)法嗣,禅门高僧。

黄烨 [ 宋代 ]

黄烨(?~一一二七),字子华,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中补太学,充学谕。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卒。事见《闽诗录》丙集卷六。

苏泂 [ 宋代 ]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张矩 [ 宋代 ]

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郭茂倩

郭茂倩 [ 宋代 ]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严粲 [ 宋代 ]

邵武人,字明卿,一字坦叔。官清湘令,精《毛诗》,尝自注诗,名曰《严氏诗缉》,以吕祖谦《读诗记》为主,而杂采诸说以发明之,间亦断以己意。

陆卿 [ 宋代 ]

陆卿,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二七)。

陈允升 [ 宋代 ]

陈允升(《闽诗录》丙集卷一○作平),字晋卿,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上舍释褐,为南剑州儒学教授。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

翁挺 [ 宋代 ]

建州崇安人,字士特,一字仕挺,号五峰居士。翁彦约子。徽宗政和中以荫补官,调宜章尉。朝臣交荐,改少府监丞,所奏皆朝廷急务。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时相怒其不附己,逐之,遂不复出。博学善文。有诗文集。

李传 [ 宋代 ]

宋通州人。神宗元丰间进士。钦宗为太子时任侍讲。钦宗即位,赐水晶斧以旌其明断。后知汉州。

慧寂 [ 宋代 ]

释慧光,号潜庵,继如璧(饶节)主持净慈寺。《新续高僧传》四集有传。今录诗五首。

陈鹄 [ 宋代 ]

宋邓州南阳人,字西塘。有《耆旧续闻》,自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搜集颇多。

金德淑 [ 宋代 ]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释心月 [ 宋代 ]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葛天民

葛天民 [ 宋代 ]

葛天民,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谢图南 [ 宋代 ]

谢图南(1192~1273) 南宋同安县归德里埔边山人。嘉定四年(1211)中进士,踏入仕途时,奉旨招抚方岳农民军。十三年(1220)受命琼州安抚使,对聚众起事的黎民实行征抚并用,一举成功,食邑同安三百户,遂举家定居同安县城,建府第于小西北地区门。嘉熙二年(1238)兴建朝元观,三殿二庑,壮观宏伟。因将此观纳为家庙,被人上告,险遭不测。此后,他深感仕途凶险,决定告退还乡,以示韬晦,后诗酒作乐,崇敬佛道,自号天怡子。
杨虞卿

杨虞卿 [ 宋代 ]

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 杨宁之子。元和五年进士,为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与阳城友好。李宗闵甚器重他,历官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太和九年七月一日甲申,贬虔州司马,卒于任上。

郑钺 [ 宋代 ]

郑钺,一名少伟,字夷伯,号云我,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特奏名进士。陈文龙募兵兴化时为其幕客。宋亡不仕。有《云我存稿》,已佚。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四九。

杨绘 [ 宋代 ]

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杨绘墓位于仙桥钱岗山西北坡,坐东朝西,是一处宋代古墓。杨氏宗祠位于揭阳市仙桥街道槎桥社区东联村,建于清初,为三厅式灰、木、石构筑庙堂。揭阳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杨绘墓及祠堂列为古墓葬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