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八旗造句

1、当差食粮的八旗披甲,由于既有份地,又有粮饷,也都变得怠堕懒散,不思进取,逐渐丧失开国初期那种淳朴的风气。

2、清代的驻防八旗,大体上可分为畿辅驻防、东三省驻防、各省驻防和新疆驻防四大系统。

3、知道,满族人口很少,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他们不可能靠数万满洲八旗军去全部征服和占领,于是他们就把于他们最亲近也是最早归顺的东北汉人编为汉军八旗。

4、但不要忘了,后金还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5、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妇女不得缠脚,男子皆要剃发留辫。

6、营墙外有护营河,起着排水的作用,外火器营的布局把八旗全部设置在一个高大的围墙里面,犹如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

7、八旗入关时候,推行留头不留发的酷政,凡男人必须留金钱鼠尾,不从着杀之。

8、光孝寺在八旗界内,庭院广敞,树木阴凉。

9、然而,不幸得很,乾隆皇帝在有鉴于历代兴替的教训,为八旗子弟留下谆谆告诫的碑石不到180年,腐朽骄纵的八旗子弟,不但成为断送一个王朝的顽症,更加速了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灾难的过程。

10、八旗异姓世爵世职教育,是清代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所未有的设学施教。

11、相比满清,高待遇及不允许拓边屯垦及从生产经营活动,关到城市的中心养着,八旗失去当年和哥萨克相似气质变成了一帮肥虫。

12、戊子,命端郡王载漪、敬信练旗兵,以满洲火器营、健锐营、圆明园八旗枪营暨汉军枪队充选。

13、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

14、迁居塔尔巳哈台的原索伦营官兵重新恢复八旗,组建塔尔巴哈台“新满营”,驻进新绥靖城。

15、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

16、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17、这种组织形式即使不是在满族八旗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也是受了八旗制度相当大的影响和规范。

18、据相关专家介绍,清代中期,京城内外有粮仓十三仓,其中有七仓在今东城区界内,共约合900多廒,专储八旗三营兵粮马豆、文武四品以下官俸禄米等。

19、事实上,不止“怪罪”这么简单,当时刑部、议政大臣总结出李绂“罪凡二十一事,当斩”,是雍正皇帝特别开恩,才免死,遣去八旗通志馆。

20、夫人所言甚是!薛先生创八旗,南征北战,无一不胜,功盖天地,当领摄政王。

21、八旗后代世袭,年满8岁就可以食全俸,捧上“铁饭碗”,直到白发苍苍,例不革退。

22、耿精忠叛军进攻浙江、江西时掳掠了大量的人口,康亲王的八旗骑兵在进军过程中,从耿精忠手里抢回一批人口,又免不了再掳掠一批人口。

23、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24、内务府总管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次职务者有多为皇帝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和宗室。

25、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百无一能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

26、回皇上,盛京有左宝贵所练新式奉军马队、步队、炮队共四千五百人,八旗兵三千五百人,共八千人。

27、自己麾下只有八千八旗国族军马,而许定国的人马有两万!两万人一齐作乱的话……

28、择南苑西红门内旷地,八旗官兵枪炮按旗排为三队。

29、八旗和新降顺的明军军卒之间可能有矛盾!这便是李贤今晚想要利用的机会。

30、皇太极时,由于有大量的汉人和蒙古人归顺,又被编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由宗室担任旗主,下设各级管理者,下层旗民称之为“旗奴”。

31、“中国最后一个探花”名叫商衍鎏,祖上是不事稼穑的八旗子弟,从习骑射转为耕读,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

32、反而一群老汉八旗,新汉八旗确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33、要是遇上关外的八旗,不,哪用八旗,即使遇到李自成、张献忠的老营怕是也是一哄而散的命。

34、雍正元年,清政府开设了八旗蒙古武举。

35、绥远城原本是满族八旗部队的驻防地,受满族人的影响,有资格的牙纪会被人称作“爷”。

36、本文运用八旗谱牒资料,对萨满教与祭祀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37、庄浪满城是清代西北地区一个相当重要的驻防八旗地。

38、八旗建制甚早,而八旗之衰敝也速。

39、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做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40、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41、在八旗组织中,汉军与满洲在政治权利、经济待遇、社会生活与舆论宣传等领域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

42、据记载,乾隆年间,八旗都统金简是武二品兼文二品户部侍郎,他认为两个品级是一样的,便别出心裁在其补子上的狮子尾端加绣了一只小锦鸡。

43、已经过了伊敏河镇,这里还是索伦八旗驻地。

44、旗的颜色为号,有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旗,凡满族成员都隶属各旗,这是满洲八旗,以后又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45、满族的八旗制度一向被认为是维系其民族精神、避免汉化的重要制度,而清代历朝皇帝亦力图强固满族本习。

46、健锐营是依照八旗建制分为左右两翼,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

47、这种包养政策,曾经为调动八旗官兵的积极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制度的消极性也日益暴露出来。

48、这种组织历久不衰,保存至今,与满族八旗制度有直接关系。

49、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50、盛京将军辖区的“城”已成为驻防区约定俗成的政区,拥有治所、幅员、边界、行政组织等,驻防制度逐渐演变为带有八旗制度特征的地方行政制度。

51、清军入京,八旗子弟每天泡茶馆就是活动嘴皮子,满城人都是说相声的料,自己也未能免俗啊!洛风从思绪中走出,问关瑶瑶,“关叔叔屋里不会还有别人吧?”。

52、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53、清代黑龙江汉军旗人的利益争夺反映了八旗制度对汉人的深刻影响。

54、迁至盛京及北京后,锡伯族人则被拆散而散编入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各佐领之中,而且散居多处驻防点的各村屯,这对其民族属性不无影响。

55、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镶白两旗的支持。

56、11月27日,成都无血开城,“大汉四川军政府”在旧八旗驻防城挂牌,同一天,远在资州的端方被起义的第八镇军官刘怡凤等,击杀于资中大东街禹王宫。

57、再到了嘉庆朝,天下大荒,各处反叛之势不可遏止,清室带着战力早已沦落的八旗兵退到关外,占据着东三省,等如是一个地方政权。

58、午餐的主菜有全聚德烤鸭、软煎鱼和八旗羊肉、煎牛扒,您喜欢用哪一种?

59、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60、其中,华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华的书法造诣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华世奎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的大臣,可谓官高爵显。

61、据老福州林利本介绍,清代靠八旗兵取得天下后,为了以人数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地控制全国,采取了“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

62、白莲圣教本着救民于水火之意揭竿而起,杀官除霸,一年十七战屠杀大清八旗百万雄兵,震惊朝野。

63、在中国的清王朝,满州人建立了“八旗”制度,以使自己避免被中国社会同化的目的。

64、各位武林同道,这八旗盟不是什么好东西,定是元人贼党,我们一起杀啊。

65、山门涂朱漆,配以铜色角门环,肩墙磨砖对逢,建筑风格似北京八旗世家,很有特色。

66、岔曲,因为都出自八旗子弟之手,在八旗子弟之间流传,常常被人和子弟书混为一谈。

67、康年间,这种教育通过八旗官学渠道来实施.

68、八旗将士,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舍死忘生,何愁攻无不克战而不胜呀?

69、周幽王为博美人嫣然一笑,点烽火大戏天下诸侯视天下安危于无物;爱德华八世为了一个寡妇放弃继承王位拒绝皇冠田园,爱美人不爱江山;吴三桂更是不惜背上千古骂名“三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放八旗铁骑入关!女人啊!为何你具有如此的魔力?烽火戏诸侯

70、凡在京城三百里内外,八旗庄头及奴仆人等,将各州县村庄汉人逼勒投充,特别是各色工匠务令投充,以致民心不安,唯思逃窜。

71、清太宗时,又将被征服的蒙古人和汉人编录在旗,称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相同。

72、“一德路,二沙头,三元里,四牌楼,五仙观,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马路,九曲巷,十甫路。

73、八旗的骄兵悍将并不是好惹的。

74、八旗是与八旗制度相伴而生的由多民族组成的社会群体,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

75、3万八旗打7万江阴百姓打不赢,先后调众至24万,攻打八十一天,才以多胜少打败江阴的7万百姓。

76、有清一代,瑷珲驻防八旗在东北边疆等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77、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

78、随后八旗军经过不断的整建扩编,又在康熙皇帝的带领下,三征葛尔丹,平定新疆;出征东北,打败沙俄,可以说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79、东北边疆重镇瑷珲是清代黑龙江八旗的第一个驻防点,也是黑龙江将军的第一个驻地。

80、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北京曾盛极一时。

81、健锐营依照八旗旗份分为左右两翼,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右翼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

82、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作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83、防御衙署,骁骑衙署,笔贴式衙署共124所,另有八旗兵房共12000间。

84、子弟书因为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是八旗子弟而得名。

85、当时清廷的“八旗”和“绿营”已不堪使用,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一旦有紧急情况,“文武以避贼为固然,士卒以逃死为长策”。

86、锦衣卫奉督主之命于永乐宫办差,意借建立八旗盟之名聚歼乱党。

87、康熙初年“三藩”乱起,已倚赖由汉人组成的绿旗兵来平定;至清中叶后内忧外侮时,八旗兵更无力抵抗。

88、面对后金八旗兵的猛烈冲击,急放火器,矢发如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89、这两江总督每年不都变着法的向上面多进贡一些美女,甚至不惜伪造旗籍,听说这次他又找了一些汉人女子编入八旗,其中似乎还牵掣到海宁陈家之事……

90、那些八旗子弟,不稼不穑,一味地渔肉百姓。

91、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92、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其他八旗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所以在后来能够受到道光帝的宠爱,甚至独宠专房。

93、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94、七月,努尔哈赤又率八旗兵进入雅鹘关,围攻清河城,明将邹储贤固守抵抗,结果城破被杀,接着后金又占领一堵墙、碱场二城。

95、第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在中国北方建立了满州的八旗制度。

96、御林军乃是皇帝亲兵,畴昔惟有八旗子弟入选值宿。

97、咸丰踌躇未决,暂发了加急文书,招河南八旗军副都统胜保驰援。

98、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

99、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于戒指一物,多有用其表示团结精神,彼此各戴一枚,皆铸有“二人平心”之字样,夫妻间亦有借用此种戒指以表示心地无二者。

100、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

猜你喜欢
蝃蝀
先秦佚名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更漏子·钟鼓寒
唐代韦庄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赠元稹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唯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送李将军赴定州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

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征夫
唐代杜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古诗词
诗人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