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墆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墆zhì(ㄓˋ)
⒈ 古同“滞”,停。
⒉ 贮积:“富商贾或墆财役贫。”
统一码
墆字UNICODE编码U+5886,10进制: 22662,UTF-32: 00005886,UTF-8: E5 A2 86。
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义
墆dì(ㄉ一ˋ)
⒈ 〔墆翳(yì ㄧˋ)〕遮蔽,如“举霓旌之墆墆兮。”
⒉ 底:泰山之巅墆。
康熙字典
墆【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垤。貯也,止也。《前漢·食貨志》富商賈墆財役貧。《左思·蜀都賦》賈貿墆粥,舛錯縱橫。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丁計切,音第。隂翳貌。《楚辭·九歎》舉霓旌之墆翳。
又高貌。《張衡·西京賦》直墆霓以高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滯【卷十一】【水部】
凝也。从水帶聲。直例切
说文解字注
(滯)凝也。凝俗冰字。周禮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鄭司農云。貨物沈滯於廛中不決、泉府貨之滯於民用者。故書滯爲癉。杜子春云。癉當爲滯。从水。帶聲。直例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