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字典

檪的意思解释

出
  • 拼音
  • 注音ㄌ一ˋ

  • 部首木部
  • 总笔画17画

  • 部外笔画13画

  • 五笔SRIS
  • 仓颉DIOD
  • 郑码FVNF
  • 四角42994
  • 结构左右结构

  • 统一码6AAA

  • 笔顺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ノ丶一丨ノ丶笔顺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⒈  古同“櫟”。

    统一码

    檪字UNICODE编码U+6AAA,10进制: 27306,UTF-32: 00006AAA,UTF-8: E6 AA AA。

    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chestnut-leaved oak; oak

    康熙字典

    櫟【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卽狄切,音歷。《說文》木也。《邢昺曰》似樗之木。《詩·秦風》山有苞櫟。《疏》引《爾雅》云:櫟,其實梂,橡也。《陸璣疏》秦人謂柞櫟爲櫟,其子房生爲梂。河内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

    不材之木也。《莊子·人閒世》匠石見櫟社樹,其大蔽牛,觀者如市,匠石不顧。

    不生火之木也。《淮南子·時則訓》十二月,其樹櫟。《高誘註》木不生火,惟櫟爲然。

    地名。《春秋·桓十五年》鄭伯突入于櫟。

    鳥名。《山海經》天帝之山有鳥,黑文而赤翁,名曰櫟。

    與擽通。《詩·周頌》鞉磬柷圉。《疏》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

    《唐韻》以灼切,音鑰。櫟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左馮翊。

    《集韻》式灼切,音爍。地名。在晉。

    《集韻》歷各切,音洛。《詩·秦風》山有苞櫟,隰有六駁。《唐韻》櫟駁通叶,無二音。

    《唐韻》魯刀切,音勞。《史記·楚元王世家》㛮詳爲羹盡櫟釜。《漢書》作轑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櫟【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樂聲。郎擊切

    说文解字注

    (櫟)櫟木也。秦風隰有苞櫟傳曰。櫟木也。陸機曰。苞櫟、秦人謂柞櫟爲櫟。河內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其子房生爲梂。木蓼子亦房生。故說者或曰柞櫟。或曰木蓼。機以爲此秦詩也。宜從其方土之言。作櫟是也。按陸意謂秦詩當是柞櫟。今觀許櫟梂二篆連屬。正與陸所云木蓼子房生爲梂者合。然則許意謂木蓼也。艸部云。草、櫟實也。一曰様。木部栩下云。柔也。其草一曰様。此則謂草爲櫟實。正陸所謂秦人謂柞櫟爲櫟。又云。栩今柞櫟也。草下櫟實字非木部之櫟。許意栩柔、様草爲一物。是名柞櫟。亦名櫟。而非柞也。亦非子梂生之櫟也。柞與棫爲類。櫟似椒榝。鄭箋大雅云。柞櫟也。則以柞與柞櫟合爲一耳。從木。樂聲。郎擊切。古音在二部。

    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