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字典

烮的意思解释

出
  • 拼音liè
  • 注音ㄌ一ㄝˋ

  • 部首火部
  • 总笔画10画

  • 部外笔画6画

  • 五笔GQJO
  • 仓颉XMNF
  • 郑码ARKU
  • 四角12809
  • 结构上下结构

  • 统一码70EE

  • 笔顺一ノフ丶丨丨丶ノノ丶笔顺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iè(ㄌ一ㄝˋ)

    ⒈  古同“烈”。

    统一码

    烮字UNICODE编码U+70EE,10进制: 28910,UTF-32: 000070EE,UTF-8: E7 83 AE。

    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烈【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煭《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韻會》力蘖切,音列。《說文》火猛也。《玉篇》熱也。《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詩·鄭風》火烈具舉。《傳》烈,列也。《箋》列人持火具舉,言衆同心。

    《爾雅·釋詁》烈,業也。《書·伊訓》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傳》湯有功烈之祖,故稱焉。

    《詩·小雅》烝衎烈祖。《箋》烈,美也。

    《爾雅·釋詁》烈,光也。《詩·周頌》休有烈光。

    《爾雅·釋訓》烈烈,威也。《詩·小雅》烈烈征師。《箋》烈烈,威武貌。

    《詩·小雅》憂心烈烈。《箋》烈烈,憂貌。

    《詩·小雅》南山烈烈。《傳》烈烈然至難也。《疏》値時寒甚,視南山則烈烈然,愴其至役之勞苦,而情以爲至難也。

    《爾雅·釋詁》烈,餘也。《註》鄭之閒曰烈。《揚子·方言》晉衞之閒曰烈。

    《詩·大雅·雲漢序》宣王承厲王之烈。《箋》烈,餘也。

    《孟子》於今爲烈,如之何其受之。《註》於今爲烈烈明法,如之何受其餽也。

    《韻會》毒也。《前漢·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

    《戰國策》聞弦者,音烈而高飛。《註》烈,猛也。

    《揚子·方言》烈,暴也。《史記·酷吏傳》皆以酷烈爲聲。

    《諡法》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

    《集韻》忠烈也。《韻會》剛正曰烈。《史記·伯夷傳》烈士徇名。

    《聶政傳》乃其亦烈女也。

    《爾雅·釋草疏》本草,石芸味甘。一名螫烈。

    《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詳火字註。

    姓。《拾遺記》烈裔工畫。

    與裂通。《前漢·王莽傳》軍人分烈莽身支節。

    《唐韻正》古音例。《詩·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傳》栗烈,寒氣也。

    《大雅》載燔載烈,以興嗣歲。《傳》貫之加于火曰烈。《楊戲楊季休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註》克,苦代反。◎按字彙引此云:叶力質切。非。朱子於詩七月生民烈字,俱云:叶力制反。唐韻正直以爲古音例。所引經傳子集甚詳,皆確有明據,應从之。

    與厲通。《詩·大雅》烈假不瑕。《釋文》烈,鄭作厲。力世反。

    《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註》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或曰烈山氏。魯語作列山。左傳作烈山。《水經注》賜水西逕厲鄕南,水南有重山,卽烈山也。山下一穴,相傳神農所生處,故禮謂之烈山氏。《唐韻正》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衆竅爲虛。厲卽烈字。

    音賴。見《詩·大雅·烈假註》鄭虔讀。

    與冽通。《詩·小雅》有冽氿泉。《疏》七月云:二之日栗冽,是冽爲寒氣也。《說文》本作。列烈二字原从歺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烈【卷十】【火部】

    火猛也。从火聲。良嶭切

    说文解字注

    (烈)火猛也。大雅曰。載燔載烈。傳曰。傅火曰燔。貫之加于火曰烈。商頌曰。如火烈烈。引伸爲光也、業也。又方言曰。餘也。按烈訓餘者、盛則必盡。盡則必有所餘也。又鄭風。火烈具舉。傳曰。烈、列也。此謂烈卽列之叚借字。列者、古迾字也。从火。列聲。良薛切。十五部。

    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