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人望鲁灵光,此树婆娑共可伤。不见赪虬虚老屋,载寻白发亦空堂。
披书海国怀难遣,照影池波梦岂忘。凭仗阿兄勤点缀,春寒更与种修篁。
少喜摹刻稍废事,介节见之戒勿为。所见常疑后者胜,皖浙虽盛难诡隋。
近年古鉥益竞出,始知秦汉犹莫追。直学古人法不尽,何取派别相瑕疵。
成邸旧蓄号至博,松月收集犹多奇。我虽弃去心终喜,当世苦铁称老师。
吾印八九出吴手,朴雅视古无愧辞。此编新异又最晚,风行一世夫何疑。
女子幼入学,稍长绝可喜。所患在务外,相率风斯靡。
沪滨盛学校,吾见亦众矣。家家掌中珠,化作蛇与虺。
异哉徐室女,天性秉孝悌。其兄远游学,阖室奉祖妣。
能承大母欢,以女兼孙子。恋亲且好学,不嫁尝自矢。
文字渐有名,浩瀚若秋水。徐君出示我,涕下不可止。
女亡二十一,短折定何理?盈盈玉雪枝,忽作尘土委。
人言才妨命,悔痛实无比。所馀仅翰墨,魂魄必依此。
谁能哀以辞,吾女将不死。我闻心骨悲,弥明亦长已。
彭殇那足较,飘忽同逝晷。妄歆人间福,欲纂厌世史。
此哀何时忘,泪面不必洗。
方我壮年时,友朋数零落。零落何太蚤,使我老寂寞。
精爽在我心,酣嬉故如昨。我存彼岂亡,不翅九原作。
秋樵去我久,遗翰犹绰约。季子真象贤,风骨见澹泊。
栖栖人间世,无地著哀乐。过隙聊自豪,一洗怀抱恶。
扺掌为大言,临事苦才尽。才尽智亦穷,于事或稍近。
一生数蹈此,久为深人哂。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
此行虽应募,耐事实所短。朝官多老手,善败终不窘。
得失置勿言,急脉受以缓。寻君遂初赋,恶声孰能反?
三旬闭不出,花发风稍暖。未须借春老,心事殊恨晚。
久闲思自试,甫出意遽懒。家书一言归,夜梦已先返。
送行盍预作,俊语不可忍。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
卿士杨皙子,偶然出国门。登我海藏楼,示我海月篇。
其辞哀且伤,使我久不欢。世方忌子名,悲歌声宜吞。
能去何足奇,不去人所难。莫学汲长孺,上前论积薪。
翱翔公卿间,不失箕子仁。岂羡海藏楼,辟色复辟言。
丈夫傫然如繫囚,自断犹堪归隐邱。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
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全家陷兵间,自意必离散。登高望洞庭,方寸亦已乱。
大江接烽火,捲土纷惊窜。儿垂得吾勇,挺身赴危难。
飘魂不成梦,噩耗丛万箭。丁宁若死别,去去复何恋。
谁知能自拔,相见犹疑幻。冥冥或使之,痛定从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