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杨万里

杨万里


[ 宋代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杨万里的诗词 ► 杨万里的名句

甘露子一名地蚕

〔宋代〕 杨万里

甘露子,甘露子,唤作地蚕亦良似。不食柘叶不食桑,何须走入地底藏。

不能作茧不上簇,如何也蒙赐汤沐。呼我果,谓之果,呼我蔌,谓之蔌。

唐林晁错莫逢它,高阳酒徒咀尔不摇牙。

宿长安闸

〔宋代〕 杨万里

野次何销追水程,昏时即住晓时行。

惊眠幸自无更点,犹有船头击柝声。

未至安乐坊,隔林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奇

〔宋代〕 杨万里

天知老子厌凡山,别放潜环伏宝看。

一行横林遮岭脚,两峰如笋出云端。

举头瞥见还惊遯,到骨清奇特地寒。

彼此相遭有缘法,悔将嗔喜触漓岏。

午憩马家店

〔宋代〕 杨万里

两日田间路,泥深恼杀侬。

却从平地上,再入乱山中。

水送随行日,窗留退後峰。

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急下柴车踏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忽逢野沼无人处,两鸭浮沉最眼明。

归去来兮引

〔宋代〕 杨万里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

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来兮。

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后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

扁舟轻风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戴奔驰。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触自酌,庭树遣颜怡。

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

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触咏,莫遣俗人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1111

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万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字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

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明发泷头

〔宋代〕 杨万里

黑甜偏至五更浓,强起侵星敢小慵。

输与山云能样嬾,日高犹宿夜来峰。

雨後晓起问讯梅花

〔宋代〕 杨万里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

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

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

不平安否,早来问讯还疾走。

横枝雨後转清妍,玉客洗妆晨更鲜。

绝似孤山半峰雪,不羡玉井十丈莲。

十事八九不知意,人生巧墯天公计。

簿书海底白人头,孤负江南风月秋。

忆昔少年命同社,月里传觞梅影下。

一片花飞落酒中,十分便罚琉璃锺。

如今老病不饮酒,梅花也合怜衰翁。

月台夜坐二首

〔宋代〕 杨万里

日落片时许,星才数点明。

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

向晚垂垂雨,通霄得得晴。

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宋代〕 杨万里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

听蝉八绝句

〔宋代〕 杨万里

罪过渠侬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

莫嫌入夜还休去,自有寒蛩替说愁。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代〕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宋代〕 杨万里

晓日秋山破格奇,青红明灭舞清漪。

画工著色饶渠巧,便有此容无此姿。

农家叹

〔宋代〕 杨万里

两月春霖三日晴,冬寒初暖稍秧青。

春工只要花迟著,愁损农家管得星。

读罪已诏

〔宋代〕 杨万里

乱起吾降日,吾将强仕年。

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

陛下非常主,群公莫自贤。

金台尚未筑,乃至羡强燕。

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宋代〕 杨万里

红红白白定谁先,嫋嫋娉娉各自妍。

最是倚栏娇分外,却缘经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浑无伴,暖艳暗香政可怜。

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甘泉。

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

〔宋代〕 杨万里

霁日何曾惹寸云?忽飞些子雪如尘。

不知底处天花落,风里吹来数点春。

读笠泽丛书三首

〔宋代〕 杨万里

松江县尹送图经,中有唐诗喜不胜。

看到灯青仍火冷,双眸如割脚如冰。

读唐人及半山诗

〔宋代〕 杨万里

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欲割诗坛。

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

中元日早起

〔宋代〕 杨万里

欲借微凉问万松,万松自热诉无风。

清晨秋暑已如许,那更斜阳与日中。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