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王慎中

王慎中


[ 明代 ]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王慎中的诗词

点绛唇 光泽道中憩古寺作

〔明代〕 王慎中

门掩青山,空庭竹影风长扫。一溪斜绕。水气香花草。

木石幽殊,禽鸟传昏晓。谁知道。白云锁了。也有人来到。

侠客行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目慑荆卿非勇胆,锥伤晋鄙可羞颜。棱棱怒气堂坛上,颈血看溅十步间。

桐川客舍

〔明代〕 王慎中

风雨惨灯光,无言坐北堂。主人及中夜,问我自何方。

名姓惭难告,衷怀暗独藏。殷勤鸡黍惠,欲去不能忘。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八

〔明代〕 王慎中

会猎常过高阙道,烧荒独上单于台。王庭已徙逾南幕,精细健儿刺探来。

五月五日浴起作

〔明代〕 王慎中

芳兰浮小鼎,燃用桂为薪。初暖闻盈室,微和接澡身。

形骸元土木,时节且槃巾。虽然新浴后,未振故衣尘。

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言驾出寻君,暂因屏世氛。不忘鸡黍约,解与麋鹿群。

比舍垂青柳,前山起白云。相看同此趣,无以仕农分。

初祖洞赋得四物 其三 洞泉

〔明代〕 王慎中

飞泉喷玉自潺潺,本因无意出人间。日夜流行寻大海,依然不离此深山。

病中谢凤仪过访

〔明代〕 王慎中

一春卧病长安里,伏枕荒斋叹索居。风动蓬窗依玉树,云传仙侣驻琼琚。

宣城邻并违下榻,司马穷愁错著书。四海兄弟吾与尔,霞冠月舄未应疏。

送许进士应元知泰安州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高才美少年,为吏即神仙。入境花迎绶,行春雨映旃。

汉时供奉邑,鲁国谢归田。化理今良牧,何须倚昔贤。

寿王閒斋

〔明代〕 王慎中

不好为官早乞身,翛然平世作閒人。林中筑室知山性,窗里焚香养谷神。

绛老六身推甲子,椿年千岁是秋春。清泉白石长无改,应与先生结德邻。

游白鹿洞归道中作

〔明代〕 王慎中

岩壑变阴晴,归途风物清。斜阳衔绝壁,微雨过高城。

草动含秋意,虫鸣急暮声。明朝劳簿领,应自想兹行。

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三 雾中芙蓉

〔明代〕 王慎中

欲拟乌纱则淡,将摸翠縠尤深。重重袅袅罩清真。

别是一般风韵。

远睇其如不的,迫看又恐逢嗔。盈盈脉脉好愁人。

秪隔些儿难近。

赠艾静泉去官

〔明代〕 王慎中

送远郊门若为心,停云黯黯起层阴。谗言荧惑堪销骨,宦业峥嵘竟陆沉。

解印仍留新字犊,还家惟有旧携琴。如弦昔叹路隅置,直道难行岂独今。

谪毗陵发都下

〔明代〕 王慎中

临岐南北垂双泪,谁识杨朱失路嗟。在野自疑非虎兕,此身已解作龙蛇。

壮图中失逢时感,俟罪南迁拜惠嘉。恩予晋陵犹不远,其如卑湿类长沙。

宿武阳驿同陆毅斋宪使

〔明代〕 王慎中

天秋风雨急,山驿易黄昏。疲马依残枥,衰杨蔽旧门。

沾涂怜洁服,举火愧空餐。稍缓孤生感,幸蒙终夕言。

宿湖中

〔明代〕 王慎中

苍茫烟景晦,舟楫自如家。

宿处随鸥鸟,秋初惜月华。

遥心连浦雁,归萝滞江花。

为客谁知者,疏灯水一涯。

幽居玩雪柬人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江城雨雪及春归,三白呈祥表应祈。皓素凝华因地积,轻盈弄出斗风飞。

千峰掩翠皆同色,四野垂阴倍有辉。独羡仙郎操妙曲,声高真使和人稀。

上外祖李竹坡先生致尚宝政二十四韵

〔明代〕 王慎中

国运开贞泰,今王礼旧耆。颁旌招野伏,惊代擅雄姿。

邦俊推公望,朝章属令仪。丘樊驰束帛,海峤动纶丝。

玉署初移宠,金扉后命贻。西垣瞻日殿,内阙切云司。

雨露青冥润,弁缨象纬疑。秪言翔岳鷟,讵意曳涂龟。

道大经徇禄,几先果避时。竟忘魏阙眷,不废考槃词。

临组惟三揖,封章恳一辞。皇心揆赤悃,温诏下彤墀。

计决群贤早,名高一代垂。沧波薄赤绂,黄发狎青鹥。

栖谷情自得,还山迹信追。直嗤少室出,谁赋北山移。

茑户琴书暇,筠庄岁月迟。江天疏远目,花鸟怯新诗。

傲世南阳蠖,寻仙绮里芝。瑶兰湘畹纫,玉树谢庭枝。

峻节元齐杜,养真亦寻雌。登龙汉士慕,歌凤楚狂悲。

尚想篇翰接,终虚几杖随。因风敷此曲,遥望碧云涯。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明代〕 王慎中

桓桓使者居,扼楚复持越。割镇山水邦,并提虎龙节。

庙画用老成,戎机资明哲。指挥不须臾,顿使精采别。

好整兼多暇,教民方大阅。中军雷鼓动,前表帛旌揭。

驰驱马足齐,坐作人声绝。草木助行威,鱼鸟皆成列。

千屯知击刺,四境无盗窃。风静鲸鲵波,氛收豺虎穴。

从容尊俎间,谈笑外冲折。予本好奇策,当歌生壮烈。

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汉使持明法,周亲感圣衷。饮冰心对日,偃草德从风。

折狱片言下,回天敷奏中。不须焚文字,梁牍一为空。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