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王慎中

王慎中


[ 明代 ]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王慎中的诗词

侠客行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英英名姓满咸秦,然诺如山不顾身。笑却朱家生季布,犹烦缓颊说他人。

雨中柬青门

〔明代〕 王慎中

层城晦风雨,穹宇迷昏朝。阴翳方骄恣,市廛乍泬寥。

九衢横潦溢,千树陨芳飘。劳想伊人阻,真如隔水遥。

送陈秀才附驿往沅州

〔明代〕 王慎中

下帷兀兀不窥园,蹑屩匆匆骤出门。独向五溪驰驿骑,欲过二酉听鸡猿。

携书偏与宾游别,仗剑曾无妻子言。溆浦最悲骚客赋,凭君一为访幽源。

予行部丰城建安李君时言往提督滇南道出兹邑相见甚欢君出高文见示稍为论订遂及性术之辨最多往返

〔明代〕 王慎中

一从为别苦无欢,汩汩交游意不存。此道常遭下士笑,将心懒向世人言。

斜阳萍水逢㩦手,深夜兰灯惠讨论。不悟当筵忘肉味,含情相对似穷源。

点绛唇 堠亭举火

〔明代〕 王慎中

徒御威迟,愁如飞絮纷难扫。思随路绕。满目迷芳草。

乞火空村,岩谷人家晓。容易道。一餐便了。此路仍须到。

送窦宪长入觐

〔明代〕 王慎中

离亭杯酒日初曛,征马长嘶首北云。为畏简书三载觐,自陈功伐四聪闻。

试言定拜纶音重,锡宴应沾御醴芬。欲问风裁清海岱,但看满路雪随君。

寄钱洞泉以使事在岭南

〔明代〕 王慎中

愬轩更为远游轻,原隰光华阻使程。

莫遣衣当犀瘴减,遥知句向蜃楼成。

闲探仙籍朱明洞,吊访图经赵尉城。

共说交南多宝玉,饮冰心誊自孤清。

赠李介石徵君

〔明代〕 王慎中

廉似于陵不灌园,形骸都丧我偏存。机当自适宵为蝶,乐少人知晓负暄。

笑却庞眉谋汉贰,嫌将清耳污尧言。独嗟太白非愚质,愿事阳居学食㹠。

寄赠陈汀州觐还治所

〔明代〕 王慎中

闻君新领玺书还,车上双幡似渥丹。共理亲题天语宠,借年重慰岭民欢。

岚霏入郭衙常冷,木索栖庭政自宽。最是光辉人所羡,为邦元季两称难。

访陈舟峰秀才读书处赋赠

〔明代〕 王慎中

闭门开卷日何长,草木萎黄又见苍。坐榻几穿当膝处,飞萤多入照书囊。

荒庭鸟迹翻朝几,古寺钟声到夜床。揽镜莫须愁鬓发,凌云终自达明光。

春怨

〔明代〕 王慎中

流尘寂寂网窗纱,懒画娥眉贴鬓鸦。春色不知人去远,也分红蕊到庭花。

和胡双华郡丞郡斋言怀见贻之作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何事专城贵,偏多怀土心。题诗常对吏,寄兴在抽簪。

长物看青组,幽期览素琴。愧持巴里曲,欲缓越人唫。

吴默泉张鄮西二公游清源山有作投示辄用奉酬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秋中佳色绝微埃,身在高高气象开。缥缈海门蟠贝阙,氛氲天路出香台。

支离邑戍纷如点,破碎陂湖漂若杯。最是登高难作赋,诸公剩有大夫才。

春日东郊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仲春郊畤望春来,待凤城东旭日开。锦里恩辉多邸第,青阳气色满楼台。

迁莺出谷风徐应,变柳分林雾暗催。熙泽幸逢群物泰,全生窃荷大钧裁。

塞下曲五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日落沙场边马鸣,芦笳四起助悲声。春风不到黄花戍,朔气长悬白草城。

哭薛西原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今年岁在辰,亳上客星沦。为蝶真今梦,犹龙定宿身。

图书空满箧,几阁已侵尘。愤极凭天问,何心生此人。

功德寺

〔明代〕 王慎中

我昔已闻功德寺,山游日暮行始至。旧栽松柏森成行,庭空寥戾鹤孤唳。

巍碑古趺苔半封,上有金镌护敕字。岩峦长围龙虎宫,栋宇犹带金银气。

老僧告我昔年事,令我感叹长欷歔。宣宗昔日盛行游,四海晏然边尘收。

凿嵌构宇俯乔岳,穿池引水开沧流。慈云覆顶翔赤凤,灵山绕势蟠青虬。

万乘时来过雷电,郊原旖旎闪黄斿。御前一一侍玉女,鸣珰曳佩凌清秋。

危阁蹙沓象纬逼,长廊丹碧辰星留。绮绣参错开荷芰,华芝翠葆翼龙舟。

汾水具茨存至理,国有元气敷皇猷。灵湫龙去已茫然,此地即看非昔年。

绣野平原芊草合,御堤曲圮洑波溅。诵经释子四五侣,法鼓振响扬芳烟。

梧月落梁净梵色,松风撼户韵清弦。吁嗟陵谷须臾改,何况世事多变迁。

君不见素旗䬃䬃下灵车,神来应与群帝俱,玉殿金灯夜有无。

登横山顶上览州城同蔡道卿

〔明代〕 王慎中

归翼带残霞,山城晚气佳。鸣鸡闻四境,翔雉绕千家。

碧树州门静,黄尘市里哗。愁心因纵目,共有异乡嗟。

点绛唇 再赋

〔明代〕 王慎中

满院松风,溜泉苔壁净如扫。云山缭绕。一径深春草。

洗却尘烦,坐里忘昏晓。更何道。浮生未了。辞去终难到。

行园

〔明代〕 王慎中

时雨资生养,行园览众芳。鸣鸠盈亩绿,翻蝶绕篱香。

抱瓮将根沃,植楥助蔓长。不窥今已久,岂为下帷妨。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