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胡应麟

胡应麟


[ 明代 ]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胡应麟的诗词

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 其七

〔明代〕 胡应麟

当年怀刺出菰芦,倾盖钱塘月满途。绮席衣冠连北海,画船箫鼓出西湖。

荧皇丽句悬金刹,烂漫清歌送玉壶。双剑只今犹赋草,擅场能忆祢生无。

奉寿大学士洪都张公四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二百年钟命世才,垂绅端笏住蓬莱。三神山外青鸾下,五老峰头白鹿来。

中贵传觞临玉陛,大官行馔出瑶台。无论吉甫清风颂,焕烂宸章属上裁。

送郭尉之河南即席赋

〔明代〕 胡应麟

潋滟芙蓉幕,君权一尉行。官衙漳水岸,帝苑洛阳城。

宝剑冲星发,银筝抱月鸣。黄花蓟门市,满掬照离情。

题元旦早朝卷

〔明代〕 胡应麟

玉殿春风起,金门曙色通。佩声千柳外,旗影万花中。

凤历颁群后,鹓行列上公。阳春才一曲,拟献大明宫。

金山寺

〔明代〕 胡应麟

绝顶开楼殿,中流见画图。云霞千界合,宇宙一山孤。

远浪晴连蜀,奔潮夜到吴。向来舟楫念,寂寞对江湖。

过晋陵访安茂卿洎乃兄绪卿光禄时长至前一日也

〔明代〕 胡应麟

握手浑疑梦寐馀,故人杯酒暂踌躇。尊前重碧香仍艳,席上轻红态未除。

菜甲初传春早信,桃花不锁夜来渔。西陵咫尺元方在,片石何妨共结庐。

过董中翰体仁余廿载前旧友也别后始授室燕中今一子已踰冠矣感念今昔为之怃然

〔明代〕 胡应麟

廿年燕市客,尔外更谁存。逆旅推耆旧,他乡见子孙。

花香分玉殿,藜火直金门。笑我青衫敝,西风曳帝阍。

方伯滕公起任岭南喜而有作

〔明代〕 胡应麟

十载苍生望未平,双旌遥赴越王城。朱明洞启霞光待,大庾山将雪色迎。

四岳輶轩聊海甸,三台剑履渐承明。新题满勒飞云上,铜柱谁誇汉将名。

寄包稚升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何由沧水使,缩地对仙曹。綵误江淹笔,绨惭范叔袍。

高牙濒海戍,巨舰夹河涛。不分清江月,盈盈入梦劳。

题陈玉叔天尺楼

〔明代〕 胡应麟

宸章烂漫烛奎躔,呼吸真看帝座悬。阀阅九朝韦曲后,声华三世杜陵前。

风云仲举方高步,湖海元龙漫独眠。翘首佩环红日近,好开东阁待如椽。

又六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玛瑙妆为砌,珊瑚聚作林。万钱编马埒,一脔试牛心。

向夕香风动,连车爇水沈。

答李允达秀才四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风霜遥坠笔如椽,有客论文自绮年。八咏漫愁人代隔,千秋重睹帝京传。

乾坤寂寞华阳社,雨雪蹉跎瀫水船。莫讶中郎贪割炙,于今国士定谁怜。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科头不出城郭,散步或傍檐楹。前身灌园处士,今代闭户先生。

寄真如上人

〔明代〕 胡应麟

行乞过三市,随缘住五陵。南徐先舍筏,北地远传灯。

古洞云埋柏,清池月挂藤。门前多宝塔,出定几同登。

夜同谢友可集曾人倩新居分得台字客罢复对奕丙夜

〔明代〕 胡应麟

深居赢得近蓬莱,路转黄金百尺台。入座风流垂拱客,登坛名誉建安才。

双扉积翠西山堕,四壁新凉上苑来。清簟画帘争奕罢,坐携明月向苍苔。

莫愁乐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昔为石城乡,今作莫愁里。开门见所欢,容色艳桃李。

送沈纯甫司马还就李十八韵

〔明代〕 胡应麟

祖帐燕城外,仙查潞水滨。挂冠辞日月,投袂出风尘。

节槩虞翻亮,心期贺监真。五湖深买宅,三辅剧埋轮。

磊落千言疏,嵯峨万折身。罗浮云唤客,大庾雪迎人。

绝徼孤行戍,长途数问津。鸿冥初返越,鷟举更游秦。

剑气双钩跃,炉香八座亲。才高元诲忌,道直叹无邻。

勇退占贤达,遐思悟屈伸。金台驰骏骨,玉陛盼龙鳞。

黄菊浮村艳,丹枫抱驿新。暮岚藏岭树,秋色露江莼。

北斗名逾重,东山望未湮。列营屯虎豹,飞阁耀麒麟。

赤舄应无棣,玄纁自有莘。沉沉合宫夜,前席候经纶。

赠霓裳十二首 其四

〔明代〕 胡应麟

睡足纱窗昼漏迟,白樱桃下画蛾眉。珠帘百尺重门闭,沉水香销月上时。

相国赵公以犀斝文绡见贻各赋一律为谢 其一 斝

〔明代〕 胡应麟

制作商觚并,珍奇汉斝留。来从蛟室底,颁自凤池头。

入水驱魑魅,通天象斗牛。何烦百觥举,一饮愧难酬。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六 四友

〔明代〕 胡应麟

于维文王,是亲四友。疏附后先,以翼元首。峨峨高踪,异代曷有。

天威是临,匍匐奔走。猗与圣祖,广延群雄。如天如海,为万物宗。

王师所向,六合景从。爰率车徒,以定浙东。浙东底平,大统未集。

蚤作暮思,思布文德。曰基曰濂,曰琛曰溢。玄纁奕奕,交布东国。

曰四先生,论道经邦。坐而弗名,匡朕弗遑。呜呼盛节,庆流无疆。

德六五帝,功百三王。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