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的诗词
经旬愁积雨,乍见吐残规。照水翻成练,窥妆欲上眉。
闷怀云影散,幽韵草光披。三匝南飞鸟,栖栖未定枝。
莫向飘零怨早秋,衰荣天意总难谋。霞城云树看如洗,不碍澄空一镜收。
琴奏南薰五月风,江南气候总应同。不知江畔如花女,几队仙裳上画艟。
三载溪桥狎钓竿,皇华何事促征鞍。竹林岁月销偏易,驿路云山别转难。
鸡肋已怜情兴少,雁行岁共羽仪看。棋枰赌墅俱无恙,未遣人窥起谢安。
玉河堤畔柳阴阴,客向皇华感别深。紫燕黄鹂三月道,西湖南海两乡心。
石渠业在还供奉,金马人归异陆沈。白社旧游如问讯,风尘吾已倦朝簪。
姓借名山一字光,胜游今始到山堂。怀中日月开清朗,掌上关河望渺茫。
礼佛几翻莲叶藏,品茶时泛石泉香。荒祠莫起怀贤恨,牛背歌声正夕阳。
今皇御极展周亲,玉节亲颁遣侍臣。雨雪残年驱四牡,关山归路阅三春。
太行几叱王遵驭,南国还思张翰莼。卧病复当摇落候,可能吟望不沾巾。
磴道穷跻杳霭间,中天陡绝隔人寰。千岩风起猿馨乱,上界云归鹤驭閒。
独表层台疑碍汉,下窥群岫似非山。何当高揖烟霞侣,天外三山任往还。
东南有高山,寂寂山之麓。上有雨露滋,下无往来躅。
芳兰宛自生,惠风扬其馥。采之贻美人,可以充佩服。
岂无园中葩,懿此出幽谷。
高桂发秋花,馀香入山阁。夜静凉风吹,纷纷和露落。
归来姜被正依依,惜别珠江又落晖。自笑味同鸡肋恋,却令人异雁行归。
诗中梦草愁俱远,客里看云泪易挥。豫约他年春酒熟,劝酬相待未相违。
十年惭小草,两度豫章游。胜概开吴楚,寒光望斗牛。
人今谁下榻,赋自儗登楼。欲寄乡心去,长江但北流。
朔风猎猎吹,蓬鬓萧疏久。不用惜流年,且尽杯中酒。
进贤冠未脱,话去几无疑。似此离尘意,差堪静者知。
畏人难速避,见事已惭迟。计日分吴越,青山共紫芝。
滞留怜雨雪,道路喜逢春。湖海扁舟日,乡园万里人。
尊盘随俗赏,梅柳上枝新。渐觉风光好,莺花望紫宸。
金庭表临海,华芝产其阳。覆云纷五色,浥露炫九光。
何当辟火粒,采拾随风翔。仙人字远游,寄语王家郎。
服食理无误,携手入紫房。
久向严寒忆旧芳,空林摇落几经霜。枝疑斗雪将春早,山为迎阳著意忙。
结实未论调国鼎,含情先遣报东皇。上林次第阳春色,白雪谁应儗和章。
间关返城市,乍慰旧林栖。正儗辞舟楫,如何又马蹄。
微风野花落,欲雨海云低。赖有同心侣,相携逐晓鸡。
青杏襟初映,夭桃妆乍新。同依天上种,暂作洞房春。
花烛俱清韵,风光况令辰。鸡鸣应记取,未是自由身。
名都富游冶,大道临青楼。烨烨彼姝子,奇质无与俦。
顾盼溢光媚,歌曲和且柔。东家有贫女,不饰翠与球。
觕衣蔽韶质,深闺閒春秋。寄言游冶子,宁知彼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