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释文珦的诗词
采莲惟采花,不敢采莲子。
其中有苦意,与妾心相似。
蒲长何已折,秋水碧相涵。
日照沙洲暖,鸳鸯睡正酣。
日晚投山寺,萧然异人境。
石房云气深,苔阶雨声冷。
心清不成寐,篝灯对孤影。
清猿亦可人,长啸西南顶。
此去金华水作程,扁舟定是过严陵。
高山蔽日寒多雾,浅濑通潮夜不冰。
汉代丝风应自咏,故乡三洞与谁登。
拟从别后题书寄,又怕征鸿未可冯。
世味从前已备尝,重罹世难转凄伤。
肯希逸骥能千里,最善灵龟解六藏。
览胜每寻清伴侣,观山另是好心肠。
年逾七十唯求死,便不埋时也不妨。
隐者似孤云,都忘厌与忻。
渔樵每争席,鸾鹤自为群。
地僻云常满,山高日易曛。
蹲鸱煨正熟,不与俗人分。
上人家在庐山阴,木皮作衣云作心。
独携铁锡来参寻,禅中悟得唐人吟。
秋高忽忆归山住,旧结茅茨连古树。
他年我欲寻君去,只恐云深不知处。
金散免镕冶,木散逃斧斤。人散外荣辱,所以为散人。
世皆贱吾散,此散吾自珍。偃蹇不任用,庶足全其身。
吟是大乘禅,禅深梦亦仟。
放身行碧落,古乐听钧天。
骨换言方异,心空意始圆。
手挼黄菊蕊,写放瀑厓边。
离人厌夜长,独起坐空床。
苦雨迟家信,秋云隔旧乡。
烛残重作焰,桂湿不生香。
倘得归期遂,閒居在上方。
樗散不任用,居然老空林。
柴门绝车马,径草三尺深。
静对西山云,颇觉谐素心。
此外非所知,谁言有华簪。
苍莽势连空,跻攀径绝踪。
乱峰排似战,片石响於钟。
鸟语春云密,龙归暮雨重。
下观群岫小,始觉此为宗。
昔在英溪识仇远,岂意别来陵谷变。死生契阔不相知,一十四年如过电。
莲花峰下得重逢,老色骎骎惊上面。袖出新吟数百篇,非特清新更奇健。
我道风流似谪仙,定知当上金銮殿。爱才未必无明皇,荐闻亦有贺知章。
贵游抛果引群狙,大小玄黄赶掷殊,
别有白猿归洞里,一生不受俗人呼。
草木随时变,由来不少停。
新萌将欲吐,陈叶已先零。
便可知浮世,无由固此形。
保常同醉梦,曾有几大醒。
晚来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
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
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
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历尽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
吾心静而贞,是乃出天禀。
驱之入尘樊,违性岂不甚。
所对非同流,欲语口还噤。
世涂机穽多,动足常懔懔。
今来返中林,夜卧始安枕。
山薇既可餐,清泉大堪饮。
布及极相宜,亦不羡文锦。
斯谋良已臧,余生不须谂。
山深寒易得,九月已萧然。
况是衰迟者,非同少壮年。
玄裘如艾絮,禅榻藉蒲毡。
童子烧枯叶,先教閟暖烟。
幽居清绝甚,四面尽沧波。
柳叔春船集,花源晚吹和。
宦情垂钓薄,吟思卷帘多。
便有书来辟,其如爱此何。
偃息冷云边,悠然白已玄。
动时皆物役,静处是吾天。
虚牖延萝月,连筒引竹泉。
心期终不出,就此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