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董其昌的诗词
降霜应省百工劳,广陛长筵许共叨。天乐九成重用九,神霄高处即登高。
但将观朵酬青女,底事归遗涴锦袍。等是授衣开令节,恰逢仙掌饫恩膏。
骊歌声里重踟蹰,为忆当年寄事馀。兼隐自开秋宪府,祝釐行指太清居。
枫宸尚忆明光草,桃观难消月旦书。十载鱼肠空在袖,烟波何处式吾庐。
直从秇苑割鸿沟,赋是相如史是丘。遂以空玄忘俗驾,情多去住任虚舟。
衰年金马稀良觌,千载云龙续胜游。雪里官梅东阁路,天花点点散离忧。
今古閒愁了不担,翛然方内有鸾骖。谷名子午真盈一,坐守庚申不但三。
处士占星常斗北,诗家浥酒或箕南。为君署取凉心馆,若个游人肯细参。
岿然耆旧表江南,东麓云泉恣所探。广大代推风雅主,萧閒时共佛僧龛。
空庭籁起闻吹万,月幌杯深对影三。辛苦山灵驱俗驾,肯容城市讶苏耽。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绣斧巡方宠命新,勋名宁独挽漕论。能将一掬桐江水,直洗频年虏骑尘。
塞北行闻驰赤羽,江南闾左有黄巾。关心圣主宵衣日,庙算繇来倚重臣。
解语名花鸟亦猜,陇山飞翠薄妆台。可知楚客高唐赋,输与渔阳鼓吏来。
石家孝谨闻当代,苏氏文章甲九州。偕隐蚤安鸠杖赐,传经叠见凤台游。
东山丝竹閒中赏,北涧烟霞象外收。试向仙官问名籍,也应姓字冠丹丘。
仙掌初开玉露清,瑞看尧荚向秋荣。香飘桂殿分旌影,乐散珠宫杂佩声。
琮帛迥陈王会盛,星辰切望泰阶平。亦知华祝年年事,别有丹箴效广成。
桂舟容与叙分携,日近长安禹会齐。四岳云开蒲璧贵,双茎露爽玉绳低。
瑞看符命呈华渚,锡有新纶下紫泥。南国若论棠芾事,春风桃李白苏堤。
少年多狡狯,老笔渐离披。气韵从何取,心无赞毁时。
滕阳古城曲,停辔独依依。心壮尝轻别,病来还忆归。
火山驱马瘦,蒲渚上鱼肥。何必羊肠坂,方知叱驭非。
钟牙缅邈别家惭,试向瑶琴古调参。怀友经春哦渭北,教儿当日笑城南。
梦中蝴蝶花光湿,池里蟾蜍墨雾含。只鹤畸人形共影,故应待我鼎为三。
不羡金茎去日边,龙文双剑鹿台前。摄将维室三千界,奏取唐山十五篇。
神皋方丈室,初地盍簪盟。花雨翻空界,松涛杂梵声。
小参如筏语,晏坐閒关情。楼阁重延眺,千山积翠横。
三度相过二十年,中更陵谷几茫然。不须更揣神仙骨,似我林泉巳近仙。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著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纵是枯桐蒙赏激,詶知恐异爨馀薪。
石径幽无际,金堂永不扃。丹台犹偃月,仙掌故扪星。
跨鲤探云笈,燃犀遁水灵。如闻淙响外,历历演黄庭。
宜春苑里占春多,烂熳红霞发早柯。却忆禁林成径处,云扶步辇一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