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邓云霄

邓云霄


[ 明代 ]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邓云霄的诗词

吉祥寺古梅花下醉歌巨源王孙招游

〔明代〕 邓云霄

东风醉客胜醍醐,春情流转如辘轳。官闲锁印一事无,联镳载笔多酒徒。

看花踏遍金陵都。金陵梅花虽满眼,标格不足骄狂夫。

吉祥一株最奇古,白龙鳞甲拿云舞。练裳缟带态自轻,仙姿不老临瑶圃。

香魂应自雪山来,群芳共让花神祖。巨源王孙兴有馀,携壶花下扬轻裾。

繁英十亩团成幄,广荫四座纷扶疏。举杯酹酒聊索笑,怜君逸韵殊恒调。

凌霜挂月不知年,粉脸烟鬟长窈窕。茫茫岁序如飞梭,问君阅人人几多。

妆残阁下魂醒否,鹤去孤山客若何。曾识骑驴高士面,曾临水部琉璃砚。

庾岭人归可有书,罗浮梦后谁能见?花如解语诉知心,愿托香风达玉音。

脱尽铅华空色相,朅来忘却古还今。齐梁台殿知何处,还同一阵催花雨。

屈指当年欢赏人,贤愚贵贱总成尘。燕归不识乌衣巷,水落难寻桃叶津。

问君何事绵多历,托根应借空王力。可悟灵椿有大年,榔梅曾说證真仙。

王孙王孙且尽醉,醉归好著淮南篇。

渡易水歌

〔明代〕 邓云霄

饮马临易水,清波照客心。平生仗侠骨,谊重轻千金。

匣中剑动苍龙气,化作白虹光烛地。万古荆轲不死魂,拍手哀歌招复起。

昔日燕图在掌中,宁知草泽无英雄。逢人争博多目摄,风色萧萧心欲折。

击筑时从市上游,劝君须向酒徒求。

寿尹冲玄社长八十又一二首 其一

〔明代〕 邓云霄

啸傲松旁啜菊英,羡君疏懒得长生。双门调奏钧天静,八睡诗成蝶梦清。

木榻枕流通桂海,云航驱浪泛蓬瀛。閒来却笑磻溪叟,垂老持竿尚钓名。

夜宿卢山下通远驿闻夜泉作

〔明代〕 邓云霄

静听鸣泉滴翠微,随风飘洒数仍稀。泠泠窦迸流云出,飒飒声悬落叶飞。

欹枕忽惊深夜雨,呼童还觅旧寒衣。西窗一洗尘劳梦,四十年前尽觉非。

过阳朔怀晚唐诗人曹邺

〔明代〕 邓云霄

阳朔奇峰画不成,曹家词客是山精。可怜山下清涟水,不鼓洪涛掣海鲸。

杏花十首为林子赋林子有美膢名杏者别嫁而懊思不已情见乎词而邓子和之 其一

〔明代〕 邓云霄

谁送东风满院霞?庐山晴色属仙家。自从分得栽云种,不数桃源两岸花。

岭海秋怀九首 其四

〔明代〕 邓云霄

满瓮松花酒正篘,好将沉醉度清秋。年华冉冉嗟弹指,世事纷纷总掉头。

野鹤不知天地阔,冥鸿宁为稻粱谋。岩扉未了华山梦,谁信江湖有子牟。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五十五

〔明代〕 邓云霄

东君回驭百花阑,万户春深莺舌残。魏紫姚黄都赏遍,沉香谁更倚阑乾?

闰六月末伏立秋后五日广文邱鸣珂先生过访小园泛杯芳荪亭同用秋字

〔明代〕 邓云霄

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

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惭愧行厨似香积,还输苜蓿在斋头。

和贫妇吟十首 其二 临镜

〔明代〕 邓云霄

谁道愁容怯镜光?菱花还妒柳眉长。凄凉尘匣无脂粉,自点寒梅学淡妆。

九日旗峰二首 其一

〔明代〕 邓云霄

振衣千仞气横秋,万里江山对献酬。把菊重酣今日酒,呼鹰还忆少年游。

登临胜地凭双屐,放浪闲身笑五侯。谁说风流誇落帽?林间狂客已科头。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四十六

〔明代〕 邓云霄

下来蚕室缫新丝,心绪缠绵春日迟。不及采桑南陌女,双蛾何用似人眉?

李父母免觐题家谱循良册

〔明代〕 邓云霄

和风甘露满棠枝,抚字恩深仰父慈。万姓谁能离衽席?四郊才见起疮痍。

攀辕借寇从今日,飞舄朝天待异时。漫道循良家有谱,君侯应动鲤庭思。

哀滇南

〔明代〕 邓云霄

昆明池上黑云浮,魂哭天阴草水愁。狡虏黄金还在肘,荒郊白骨已成丘。

幕中坐啸谁为主,城下寻盟众所羞。启衅兴戎非一日,滇南十载困诛求。

和苏汝载雪诗四首 其二

〔明代〕 邓云霄

试问前朝事,兴亡竟若何。陈宫久寂寞,玉树尚嵯峨。

冻集城乌静,风回夜柝多。诗成何所赠,应付雪儿歌。

闲斋对雨

〔明代〕 邓云霄

秋雨匝旬馀,苔痕满虚室。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

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

和贫妇吟十首 其五 午憩

〔明代〕 邓云霄

无酒无花送晚春,绳床竹簟午相亲。妾身倦似三眠柳,无奈薰风又醉人。

落花诗三十首 其四 四支

〔明代〕 邓云霄

枝垂红泪忍抛枝,还胜征人泣诀时。香歇纵伤今日幕,春归应有隔年期。

明妃出塞终埋骨,苏武生妻竟去帷。试想人间长别苦,花神何事尚含悲。

花王三诗 其二 黄牡丹

〔明代〕 邓云霄

曾侍君王捧玳筵,御袍相映曲池前。休誇汉苑妆如月,不羡潘妃步蹴莲。

丛菊无缘窥艳冶,流莺何意妒婵娟。姚家旧谱君休问,凝碧沈香起暮烟。

竹枝词四首 其二

〔明代〕 邓云霄

汉江对岸夹青楼,蜀客连樯溯上流。借汝一条龙竹杖,轻风半夜到夔州。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