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送别,送别惟赠言。今人亦送别,送别重华筵。
华筵亦何有,水陆具醲鲜。燕歌逐赵舞,齐管间吴弦。
岂无一日欢,顾为千日怜。不如赠言好,情意罄所宣。
上言保忠孝,竹帛千古传。下言加餐饭,相期黄发年。
黄发不易致,青年当勉旃。赠言良不多,持此白圭篇。
古人重送别,送别惟赠言。今人亦送别,送别重华筵。
华筵亦何有,水陆具醲鲜。燕歌逐赵舞,齐管间吴弦。
岂无一日欢,顾为千日怜。不如赠言好,情意罄所宣。
上言保忠孝,竹帛千古传。下言加餐饭,相期黄发年。
黄发不易致,青年当勉旃。赠言良不多,持此白圭篇。
蜀道易,昔如上青天,今如履平地。借问昔难今易之所由,剑阁插天猿猱愁。
水行复有鼋鼍忧,大明日月照九州。山无险道江安流,陆走秦凤辇马牛。
水下江汉无停舟,蛮夷九译职贡修。东踰濊貊西渠搜,马卿家住锦水头。
少年把酒看吴钩,祗今五十双鬓秋。万里作官江海陬,三年宰邑政理优。
桑麻接畛民歌讴,问渠何事怀故丘。春雨霜露悲松楸,人生百年水上沤。
老我白发思归休,前年东下岳阳楼。冷官自可归田畴,苕溪又作三载留。
矫首先陇云悠悠,今年赴阙觐冕旒。承恩幸复来沧洲,石田茅屋山之幽。
一身湖海云萍浮,嗟君素志亦已酬,太平归乡复何求。
归故乡,守桑梓,蜀道昔难今孔易,千村万落无荆杞。
但愿千万年薄海内外无远迩,遗民在在安田里,太平有象自今始。
诗亡然后春秋作,灾异不独书雨雹。一朝夹谷会强齐,片言立使莱兵却。
当时门人谁好学,陋巷独称颜氏乐。后人往往学术偏,自谓圣贤堪比肩。
董贾犹存二三策,荀扬其然岂其然。易经王弼诗郑玄,春秋何休礼服虔。
东南之美仅竹箭,肃慎楛矢何曾见。千载之下得程朱,梦见圣人犹觌面。
六经自此昭日星,伊洛未觉洙泗远。我生独后此数公,望道未见心忡忡。
秋霜暗添短鬓白,春酒不借衰颜红。忧来中夜恒叹慨,犹幸平生守三戒。
志勤道远力已微,夙兴夜寐心长在。春风花开秋叶飞,岁不待人知不知。
青年幸从君子学,白头庶免小人归。
圣明纪元首洪武,二十三年岁庚午。北平贡举数已三,南宫科第谁为伍。
朝廷在处兴学校,河朔于今似邹鲁。燕城自昔号多士,黉舍书声喧两庑。
诸生结发守章句,五夜挑灯坐风雨。十年经传久钻研,一旦云霄共轩翥。
张生蚤诵毛氏诗,不泥汉儒专训诂。郭生丱岁学爻象,三绝韦编感尼父。
晋张二子业啖赵,颇知褒贬异衮斧。一经直笔重王正,三传阙疑存夏五。
王郎曾窥孔壁书,古文鲁鱼参石鼓。苑生丁卯已策名,三载愿学心更苦。
诸子同生圣明世,联镳共上春官部。黄河十月水无冰,高帆大舰鸣双橹。
京师人才辐辏地,车马骈阗耀圭组。四夷万里玉帛朝,七旬两阶干羽舞。
天人三策对大廷,忠孝百年事明主。白玉阶前集凤麟,黄金榜上题龙虎。
锦衣遄归荣里闾,青史流芳照今古。老我尚蒙稽古力,岁縻廪粟知何补。
圣恩浩荡天地宽,要使疲癃咸得所。朽壤犹能出芝菌,良材自可充梁柱。
青云子幸成令名,白首我归老环堵。击壤康衢乐太平,日作歌诗歌舜禹。
我生独后邵康节,白首黄尘走阡陌。
兴来犹作山水游,不减当年谢康乐。
归来读书茅屋底,不悟庭中雨漂麦。
往年为客上湘水,万里不异僧行脚。
东还苕霅又十年,日夜思归叹萧索。
移舟五湖吊范蠡,酾酒三高祠太伯。
岂无苍弁晴岚翠,亦有洞庭秋月白。
不问乌飞与兔走,自乐鸢飞共鱼跃。
去年买舟上吕梁,横波利石森戈戟。
狂吟不信风涛险,浩饮只恐沧溟窄。
眼中往往逢故人,谩说人民已非昨。
去年二月到燕城,官河水动冰初拆。
解装孤馆深闭门,尘缨未暇沧浪濯。
城西招提双杏树,闻道花开亦将落。
汤休妙语数见招,怜我同是江南客。
嗟余卧病已旬浃,出门不奈东风恶。
西家蹇驴许相借,明日无风便如约。
政使飘零满地香,共拾残英带冰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