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释函是

释函是


[ 明代 ]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函是的诗词

诃衍摩静主五十初度

〔明代〕 释函是

五十年前事,能无堕悄然。视生如汝否,掩室占谁先。

竹密栖云煖,山高见月圆。风光犹未晚,汨汨念时贤。

三良

〔明代〕 释函是

一死安足难,斯人应自观。勋名盖宇宙,恩遇洽肺肝。

时异人云迁,慷慨多空言。不可以理揆,理直情易捐。

君子慎当念,转瞬分岳渊。李陵终负汉,苏武幸生还。

豫让徒自苦,荆轲易水寒。四子皆贤豪,硁硁各自存。

衰利从中来,久暂非所存。三良临穴时,抚膺岂偶然。

持此必死心,金石不能坚。圣贤行终身,名谊空周旋。

此道谁与知,黄鸟哀无期。

栖贤山居十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病骨怜秋夜,夜长不可眠。久疏芦菔味,惭愧白云禅。

开户望霜月,随身过野田。晴空山势耸,一雁入寒烟。

示周闻湛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晚年学道莫徘徊,阅尽繁华冷似灰。趺坐禅帷香煖处,一声霹雳梦初回。

十二侵

〔明代〕 释函是

雪里窥人雪不侵,澹香孤影百年心。一梢烟月看同昔,去日春光又到林。

吹落为摧罗袖色,高低空笑白头吟。菟园上苑多憔悴,别有幽根在石岑。

九日

〔明代〕 释函是

观水水初涸,登山山渐寒。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单。

衣单当彻骨,汲井领斜看。谁把茱萸酒,凭谁为整冠。

菊花开灿烂,涧水急潺潺。何处不相似,狂歌到日残。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是

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

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遍睹皆多罗,草木四山春。

上有天华冠,赫赫威光迎。图访至摩竭,镜里曾亲临。

此岂夙所构,因事聊以明。

四豪

〔明代〕 释函是

糁粉轻飞二月高,扑空如涌海云涛。瑕销白璧全欺赵,色儗麻衣却笑曹。

不薄青萝凝夏谷,定飘纨扇湿春袍。暖堂何似寒岩迥,夜夜风檐映玉毫。

种竹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丹霞多异木,筼筜别一山。常恐绿阴短,分植诸岩端。

天帚不可偏,横扫碧空烟。碧烟无尽时,此帚天门悬。

阳屿有平石,名之为仙坛。方广十丈馀,四围青琅玕。

风来动遐音,宫商自成弹。相传羽化人,石上去不还。

洁净无尘箨,至今空盘桓。我非爱方士,爱此清风寒。

敢效李卫公,日报竹平安。

閒步松下偶忆亡过诸衲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出岭三春百念休,溪山云月两淹留。松花满地何人去,谁谓高年不白头。

彭少参眉白同檗庵道者入山

〔明代〕 释函是

万里王程暂驻鞍,峡峤深处足盘桓。题名华藏非容易,解组黄虞却较难。

自是鹅王能择乳,还他雁塔且弹冠。同行况有无为子,塞雪燕云莫畏寒。

示程雪池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六月雪花飞满地,蘸人肌骨透罗帷。金鳞未遇江湖阔,好趁秋风理钓丝。

示庞若云居士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千生万劫未曾乖,痴爱因循枉自埋。竖起丈夫眉目看,聪明一副孰安排。

十五删

〔明代〕 释函是

莫愁残腊满头斑,绛色偏能驻老颜。更有销寒誇玉马,定教丹石胜常山。

与诸衲赴大石李村荔枝之约

〔明代〕 释函是

老人不是贪乡果,为就云峰过远村。只个荔枝休道著,欲同冰雪倩谁吞。

小舠荡桨重阴淼,二力肩舆骤雨翻。自是閒中忙不彻,好将风味寄高原。

示已锋禅人

〔明代〕 释函是

学道先须远俗情,不求安逸不求名。尘中能具超尘想,岁久年深累渐轻。

一东

〔明代〕 释函是

乾坤浑灏郁巃嵷,物化承阳气候通。万汇初回先素色,群芳未绽暗香丛。

风飘雪蕊随烟散,月冻溪明一树空。惭愧梁园觅不见,独留孤韵古今同。

忆老亲

〔明代〕 释函是

寒涕垂垂一比丘,依林傍岸独誇犹。甲兵老我半生事,饥渴消人百岁忧。

绿竹沿溪已无夏,青山入座望临秋。海天浪拍门前月,远映高堂清欲浮。

登西台李木洲故址

〔明代〕 释函是

黄湾东望独悠悠,雁过西台悲昔游。花草已埋吴藻丽,衣冠想见晋风流。

平林风震星辰动,大海潮来天地浮。九原只在河山里,泪洒新亭未易收。

羊城即事

〔明代〕 释函是

一郡旌旗满,孤城落照间。散骑何日出,大将几时还。

近海归无渡,连云旧有关。犹怜竹径外,徙倚独看山。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