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的诗词
想像规模临晋帖,搜求章句记唐诗。绿尊且喜无群饮,缃帙安能许自随。
重阴蔽天浓似墨,疾风碎剪不盈尺。累累霭霭乱抛掷,肖像凝神作奇石。
松窗竹坞玉立之,仙雾为幄烟为衣。米狂拜罢捉不住,清润一卷愁欲飞。
长安才子惜如宝,袖中携置夷门道。当时不见万态峰,只今空望三山岛。
风物鲜妍饰禁城,豪家戚里竞留情。花围锦幄清明宴,香拥珠楼乞巧棚。
叱拨马摇金辔具,帡幪车飏绣帘旌。他年定拟持铅椠,细数繁华纪太平。
汨没京尘度岁华,胸中千绪乱如麻。南风准拟挥谈麈,剩费君家木杵茶。
江上春波烟雾昏,江南游子怨销魂。五侯池馆歌钟沸,争信麻衣忆故园。
春城客子酒著颜,迢迢秋浦是乡关。江风海月棹歌去,南寻李白何日还。
北客还乡二十年。来时杨柳故堪怜。而今张绪生华发,手弄柔条一惘然。
十二官街踏雪泥,归来门巷晚凄迷。故人忽报明朝去,横玉一声春日低。
良人旅榇藏故乡,襁中孤儿佩铜章。善事尊章不归宁,藁砧泉下无遗恨,棹楔门前有耿光。
几多豪杰出长安,散尽黄金救急难。得似夫君有阳报,白头强健子能官。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亲在江南子在都,担簦戏綵事难俱。宁馨学业今如此,郎罢还教食肉无。
淮河岸头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发,吴侬伴我过清明。
世传佳木姓名偕,召伯甘棠王氏槐。记取汪坟苍桂树,文科应兆不相乖。
三载王城接燕谈,高斋夜坐语喃喃。有时共对桓伊曲,一种清禅静里参。
无数好山攒碧树。山下邮亭,亭下牵舟路。山色娱人相指顾。
时时又被滩声妒。
寒日光阴容易度。云去云来,那更商量雨。强把羁愁排遣去。
一尊酒尽青山暮。
渚宫春水数经过,风物消沉可奈何。闻得街头耆旧说,鲫鱼翻比昔年多。
花台竹坞。对雨罗樽俎。邂逅田翁同笑语。问讯村墟禾黍。
酒徒咫尺高阳。粉营狎坐飞觞。一种曲生风味,不知谁弱谁强。
玉皇端拱白云乡,扣额何时上绿章。威凤祥麟都网尽,后人谁更说昭王。
释褐由来第几春,綵衣重袭绣衣新。地连羌僰民皆幸,天助风霜笔有神。
骢马岂期多避路,都亭无用苦埋轮。致君勋业争先睹,应叹遗贤满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