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周伯琦

周伯琦


[ 元代 ]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周伯琦的诗词

送巴克实彦卿学士之任燕南宪使得云字

〔元代〕 周伯琦

风纪端治本,宵旰期忧分。甸畿严首选,部封慑先闻。

桓桓梁栋具,煜煜黼黻文。全才古云难,显用今所欣。

玩弛日已甚,栉耨得辞勤。淑邪自泾渭,雅俗何莸薰。

凤鸾一瑞世,鸱鸮不能群。滹沱无惊波,恒岳常丰云。

春风吹玉节,骢马镳朱幩。仓庚集乔木,草色迷川垠。

私怀惜暂别,众愿树奇勋。庙堂久虚席,泚笔扬清芬。

上京杂诗十首 其五

〔元代〕 周伯琦

官曹多合署,贾肆不常居。事简惟供亿,秋归幸羡馀。

有人磨铁砚,何日佩金鱼。直欲排阊阖,犹疑畏简书。

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

〔元代〕 周伯琦

九载违离得远书,几更岁历斗旋枢。

华星秋月超元白,峻岭重江限越吴。

柏子树阴浮碧砌,莲花漏水响铜壶。

老夫素有林泉癖,一曲何当乞鉴湖。

上京杂诗十首 其九

〔元代〕 周伯琦

闻说开都日,双龙据海中。良何方献策,精卫竟成功。

灵去为云雨,皇居焕电虹。黄图三辅右,载笔纪昭融。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其四

〔元代〕 周伯琦

牛羊群蚁聚,车帐乱星移。刍牧因浇沃,迁留顺岁时。

宛驹驰不乏,芦酒醉难支。使客皆儒服,寒风莫向吹。

纪行诗 其十八

〔元代〕 周伯琦

地旷居人少,山低云影微。石墙虫避燥,土屋燕交飞。

沙净泉宜酒,天凉秋合围。朔方戎马最,刍牧万群肥。

纪行诗 其二十二

〔元代〕 周伯琦

龙虎蟠清淑,金汤据上游。洛都光有汉,丰邑启成周。

宫钥专留守,邦符统牧侯。丕基弥亿载,庙胜孰良筹。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 其二

〔元代〕 周伯琦

驿程无里数,洼阜峻还低。落日明驼背,晴沙响马蹄。

草枯人少聚,地冻路无泥。近市闻喧笑,邮亭又旅栖。

纪行诗 其八

〔元代〕 周伯琦

万幕悬崖下,高低疏复稠。罽墙联虎卫,幄殿接龙楼。

榆柳清长昼,槐松飒早秋。威容隆古昔,神武镇中州。

河东宪司聘考试贡士过井陉关二首 其二

〔元代〕 周伯琦

晋赵分形胜,危关独耸然。缘坡频入谷,越岭复登天。

土沃尤宜菜,民勤尽力田。居庸当北望,绵亘共山川。

纪行诗 其一

〔元代〕 周伯琦

乘舆绳祖武,岁岁幸滦京。夏至今年早,山行久雨晴。

日瞻黄道肃,夜拱北辰明。随步窥形胜,周咨记里程。

十一月廿八日承诏篆题宣文阁榜作

〔元代〕 周伯琦

诏题宫榜号宣文,延阁山储尽典坟。自笑虫鱼笺尔雅,敢将蛇蚓儗凌云。

明经重席从今见,妙选登瀛在昔闻。比屋可封知有日,经天纬地是吾君。

季长弟由国子生除侍仪舍人喜赋二首 其一

〔元代〕 周伯琦

成均高选典宸仪,便佩金鱼服紫衣。自昔朝廷崇礼乐,从今门户益光辉。

肃班胪唱严丹陛,列侍官联接紫微。坐想慈闱占鹊喜,遥瞻原上鹡令飞。

河东试院即事三首 其一

〔元代〕 周伯琦

虚堂静院昼垂帘,朱墨分曹宪令严。兵卫重行皆雨立,文场何处覆星占。

岂无威凤翔寥廓,定有神蛟起蛰潜。自古河汾多俊乂,会看异业佐轩炎。

钦承制书追封曾祖妣方夫人鄱阳县君作 其一

〔元代〕 周伯琦

每惭不学忝曾孙,幸拜貤恩及九原。乡国君封兰检绚,里闾母范柏舟存。

百年先志赍长夜,今日天光照一门。南望故阡鄱水上,白虹隐隐拥鱼轩。

河东试院即事三首 其二

〔元代〕 周伯琦

老槐俨立拂穹苍,庭户森然白昼长。地绕汾流常沮洳,山违松汉半微茫。

西河旧是诗书里,曲沃今为农圃场。蟋蟀在堂秋欲暮,绝怜俭俗尚陶唐。

岁癸未正月廿八日由授经郎升除宣文阁鉴书博士之作

〔元代〕 周伯琦

千官鹄立紫宸居,丞相传宣出玉除。授业虎门侪下考,升班凤阁侍中书。

琼林春绕唐瀛岛,缃帙星罗汉石渠。拜服恩袍惭不称,愿因笔谏罄愚疏。

越四日供职拜觐慈仁宫谢恩作

〔元代〕 周伯琦

碧树风微紫殿清,衣冠鹄立侍前楹。遗经毕讲陈愚戆,特命中颁拜宠荣。

久污清华多士骇,独怜驽怯圣君明。同文昌运齐天寿,誓益涓埃罄此生。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其十二

〔元代〕 周伯琦

鹧斑百和作坚材,翥凤翔龙四壁开。宝地晓张香积界,始知天子是如来。

赋得莲花漏送宗正多尔济巴勒公惟中赴淮东监宪任

〔元代〕 周伯琦

漏壶皆古制,此制独精奇。昔自远公创,今传燕地规。

范金筒有量,剡木箭相宜。翠盖旁承注,芳心递转移。

潜机分昼夜,浮刻定干支。颇忆仙人掌,还疑太华池。

警更严国典,嘑旦肃官仪。淮甸谯楼丽,韩铭款识垂。

绣衣朝发令,编户业趋时。祇恐徵书促,听筹觐玉墀。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