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元好问

元好问


[ 金朝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的诗词 ► 元好问的名句

江城子 嵩山中作

〔金朝〕 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

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

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缑山置酒

〔元代〕 元好问

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

人言王子乔,鹤驭此上宾。

白云山苍苍,平田木欣欣。

登高览元化,浩荡融心神。

西望洛阳城,大路通平津。

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

蓬莱风涛深,鬓毛日夜新。

殷勤一杯酒,愧尔云间人。

千秋岁

〔金朝〕 元好问

双纹彩袖。乍舞霓裳后。香雾暖,□琼甃。绿鬟蝉影动,小摺湘裙皱。

歌声断,彤云尽日□晴昼。

冰丝轻雪藕。细酌鹅儿酒。任醉拥,佳人手。彩衣行乐事,莫惜杯如斗。

千万寿,愿如明月天边久。

汾亭古意图

〔金朝〕 元好问

尧氏羲黄去未远,日作日息天机全。杜侯袖里姑汾笔,办与南华谈窅然。

废兴知经几今昔,淳朴别有一山川。白云亭上秋风客,不比仙翁甲子年。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金朝〕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杏花杂诗八首 其七

〔金朝〕 元好问

楚客离魂不易招,野春平碧水迢迢。垂杨也被多情恼,瘦损春风十万条。

夜宿山中

〔金朝〕 元好问

月华人影共徘徊,未算归程梦已回。涧水悲鸣易愁绝,长松休送雨声来。

减字木兰花

〔金朝〕 元好问

幕天度地。瑞脑香浓笙歌沸。白纻衣轻。鹤发童颜照座明。

轻簪小珥。都是人间真富贵。好倩丹青。画与人间作寿星。

朝中措 寄杨漕

〔元代〕 元好问

秋鸿社燕偶相逢。鞍马又西东。孤负水南三月,安排万紫千红。旧游新梦,绿波南浦,黄叶西风。任是麒麟阁上,争如鹦鹉杯中。

李仲华湍流高树图

〔金朝〕 元好问

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黄华峪十绝句 其四

〔金朝〕 元好问

绝壁孤云仔细看,云间龙穴想高寒。碧澜寸寸横秋色,空对山灵说到难。

墨竹扇头

〔金朝〕 元好问

嫩香新粉玉交加,小笔风流自一家。只欠雪溪王处士,醉来肝肺出枯槎。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金朝〕 元好问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

〔元代〕 元好问

小□香来醉梦中。梦回幽赏惜匆匆。只道南枝开未半。谁唤。等闲都逐晚云空。潇洒小溪新雪后。唯有。萧萧霜叶卧残红。几欲问花应有恨。休问。争教不肯嫁春风。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

〔元代〕 元好问

玉嫩红娇。□花如月,斜袅金翘。楚女腰肢,小乔风韵,难比妖娆。当年约住蓝桥。便回首仙凡路遥。一曲清歌,千钟美酒,同庆生朝。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案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尚有诉衷情秋风吹绽一首,望仙门玉壶清漏一首,蝶恋花紫菊初生一首,少年游芙蓉花发一首,蝶恋花一霎秋风一首,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首,玉楼春紫薇朱槿一首,并晏殊词朝措年年金蕊一首,千秋岁塞垣秋早一首,并辛弃疾词。又卷一尚有声声慢林间鸡犬一首,卷三尚有惜份飞人见何郎一首,乌夜啼花中闲远风流一首,卷五尚有鹧鸪天著意寻春一首,淡淡青灯一首,朝中措春闺寂寂一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乐府三卷本。又石莲庵本后,附遗山先生新乐府补遗十八首,其中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共余十七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先生乐府三卷本。南塘本后亦有补遗六首,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其余五首亦并见三卷本。

论诗三十首

〔元代〕 元好问

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赠休粮张鍊师

〔金朝〕 元好问

金砂雾散风雨疾,一点黄金铸秋橘。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蜜。

富儿盘馔罗膻荤,扰扰飞蝇复聚蚊。见说西山好薇蕨,一枝青竹愿随君。

朝中措·香轻红浅露梅腮

〔元代〕 元好问

香轻红浅露梅腮。江上早春来。玉声朝丹阙,霓旌影下瑶阶。朱门向晓,三千珠履,十二金钗。碧海金鸾来报,蟠桃一夜花开。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元代〕 元好问

沙岸萦回入草泥。霜余烟景自凄迷。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茅盖屋,稻分畦。何人今日此幽栖。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一

〔金朝〕 元好问

天门笔势到閒閒,相国文章玉笋班。从此晋阳方志上,系舟山是读书山。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