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马钰

马钰


[ 金朝 ]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 马钰的诗词

满庭芳

〔元代〕 马钰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箓行持。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杨柳枝 赠赵道济

〔元代〕 马钰

日里金鸡叫一声。梦初惊。清风枕上有馀清。酒初醒。雾卷云收天似水,月初明。虚堂寂寂绝尘情。性初平。

踏云行 全真堂竹帘

〔元代〕 马钰

白刃持*,青丝作线。一经一纬挨排遍。功成不敢挂茅*,全真堂里垂方便。隔断尘嚣,内容自见。闲闲不用他人卷。月钩高钓入青霄,恁时

爇心香 岐阳镇张同监问修行

〔元代〕 马钰

休问因缘,各做修行。古人言、两句堪听。人人有分,个个圆明。

但事情疏,心情净,达长生。

元气盈盈,大法成成。□初观、日月停停。光辉莹莹,龙虎平平。

觉本真真,常寂寂,永宁宁。

满庭芳 赠姚玄玉

〔元代〕 马钰

道家活计,坦荡蓑衣。住行坐卧相宜。悟彻清贫快乐,绝尽狐疑。生涯逍遥自在,水云游、海角天涯。无系绊,纵闲闲来往,有甚归依。把握玄中妙趣,除心病,修炼有似良医。谁信男儿有孕,不可思议。气结神凝命住,产胎仙、超越九嶷。恁时节,显朝元,归去容仪。

无梦令 赠安静散人

〔元代〕 马钰

欲要病源除削。便把尘缘拈却。心上去忧愁,性内真欢真乐。真乐。真乐。此者仙家一著。

*心香 赠三水三老先生

〔元代〕 马钰

猛悟无常,顿绝悭贪。脱轮回、恋甚妻男。出离火院,放肆婪耽。更头如蓬,面如垢,语如憨。万事俱忘,志炼行庵。灭尸虫、敷布云昙。幽微穷究,道征相参。便讲玄玄,搜六六,论三三。

满庭芳

〔元代〕 马钰

人居浮世,身是浮生。贪婪浮利浮名。有若浮云聚散,无准无凭。

浮华不坚不固,似浮沤、石火风灯。浮虚事,奈人人不悟,却以为荣。

儿女金枷玉杻,厅堂是,囚房火院迷坑。妻妾如刀似剑,近著伤形。

无常苦中最苦,细寻思、胆颤心惊。諕得我,便回头,却做修行。

折丹桂 继重阳韵 重阳教化集卷之一

〔元代〕 马钰

父师不住威言引。弟子忻然忍。寻思世事悉皆空,不灰心,且自尽。悟来八脉闲调诊。虎啸龙吟准。修完性命敢迟迟,念前程,生死紧。

满庭芳 迷棋引

〔元代〕 马钰

口幸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只图自活,一任你咱亡。

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

偶因师点破,回心作善,入道从长。便通玄知白,守黑离乡。

绝虑忘机养浩,炼神丹、出自重阳。行教化,阐扬微妙,诗曲满庭芳。

西江月·运用无时不可

〔元代〕 马钰

运用无时不可,悟来有甚羞惭。前三三与后三三。欲漏天机未敢。顾我完全玉性,劝人省悟银蚕。好归物外访玄谈。认个不增不减。

养家苦

〔元代〕 马钰

思微妙,想尘缘。两般搜索要精研。但知空,向道坚。心清净,意通玄。自然知道没言传。达无为,作大仙。

天道无亲 本名甘草子劝众道友

〔元代〕 马钰

唯愿。想像庄周,梦蝶飞轻粉。悟彻本无亲,天道堪凭信。

一志寂寥修行紧。便莫惜、假躯娇嫩。捐弃家缘须陡顿。

任女男妻恨。

*心香 寄柳巨济学录

〔元代〕 马钰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常处常真,常净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铅为汞药,汞乃铅精。炼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黄鹤洞中仙 继重阳韵 藏头

〔元代〕 马钰

日风仙活。我惺惺洒。去关西阐妙玄,么马。宅须当舍。利子无价。事心难挂。德方而著德圆,口马。月齐高下。

卜算子·人识山侗字

〔元代〕 马钰

人识山侗字。谁晓山侗意。大貌山侗人倚山,故作山侗谜。财色山侗弃。玄妙山侗秘。一日侗乐道成,永占山侗位。

玉楼春 赠磻溪张先生

〔元代〕 马钰

元阳烹炼金光阙。不使暗魔来盗窃。常持清净有功能,永结神丹无漏泄。

闲心一片如冰雪。自有长生无夜月。盖因离坎虎龙调,消尽我人猿马歇。

如梦令

〔元代〕 马钰

传语终南道众。早把良缘勤种。保守气精神,调摄乌龟赤凤。

赤凤。赤凤。化粒金丹高耸。

西江月·心内常搜己过

〔元代〕 马钰

心内常搜己过,口中不说他非。世人为处我无为。乞食街前不耻。日日饱餐玉蕊。时时烂饮刀圭。一朝引出化生儿,方显道家活计。

捣练子 劝众师兄访道

〔元代〕 马钰

马风子,未通玄。性昏识昧不然。倚仗予,枉了贤。听予劝,莫推延。速当离我便参禅。就有道,而正焉。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