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罗钦顺的诗词
记得西湖醉里欢,满城灯火夜深还。老亲乐在遨游外,贤弟官犹季孟间。
藩省秪今参大议,闾阎何日破愁颜。身兼童侍才三口,宅有重门底用关。
千金一刻是元宵,惟有官家乐事饶。烟火熏天呈巧样,管弦随处奏新谣。
重门月上金铺暖,四海春回玉烛调。愿取沧溟供寿酒,年年今夕奉神尧。
吴帆高映楚江秋,转向黄河最上头。落叶打篷疑夜雨,边云仰旆见州楼。
男儿意气终能壮,刺史班资亦自优。都下故人长引领,政声多遣向东流。
明德当天历数归,华夷无处不光辉。还将灯火同民乐,未觉观游与道违。
瑞霭迥浮温室树,卿云浓染侍臣衣。不知夜色深还浅,星近蓬莱顶上稀。
五十不为天,勤劳嗟未偿。我官已台省,君犹布衣裳。
平生薄自奉,所愿名节芳。相我仅三纪,苟得非所臧。
百年庶无悔,庶几同乐康。俯仰忽不见,此恨何时忘。
千里琴书入故村,朋来何惜酒频温。也应问讯村南北,兵后耕牛几具存。
梦里山灵向我号,良工无乃用心劳。三峰削出瀛洲近,千里移来太白高。
见晛恍疑流石髓,出云空拟润田毛。知君自有悠然处,几度长歌酌翠涛。
老凭杯酒傲冰霜,惊喜诗筒入醉乡。象管力兼周鼎重,龙泉光射楚天长。
调停律吕心偏苦,鞭驾风霆势莫当。千载苏黄门户在,几人携手共升堂。
远山崷崒近坡陀,千室深藏宛一窝。莫道窝中无胜槩,须知平地有风波。
夙正衣冠坐讲堂,载歌棫朴兴洋洋。碧梧日上群英合,丹桂风行六馆凉。
野马荡回周礼乐,春蚕缫就汉文章。陶镕自愧浑无术,校阅宁辞累日忙。
宦辙留连即故乡,石城斜日锦衣光。官高独欠楼台地,身健何须服食方。
继粟深恩应有数,承家馀庆故难量。都人拭目耆英会,莫遣风流擅洛阳。
汉阳城下暂停舟,江树湖云一片秋。千古神功存大别,隔江黄鹤亦高楼。
小酌初成醉,扁舟已出湖。乾坤双眼阔,江汉一峰孤。
龙窟深通海,茅封半属吴。北流平似砥,无复向时虞。
黄花对酒胜春游,瓮里蒲萄肯换州。谐谑有时成故事,行藏无处著人谋。
病躯每忆三年艾,长楫终轻万里流。琼玖木瓜浑不类,向来诗句若为酬。
来到栾城更著忙,晓庭袍笏自薰香。黄昏不见双凫影,三五空馀雁鹭行。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诗句清堪敌草塘,为占诸福定如冈。还台再骋追风骠,宴客仍开昼锦堂。
便好喧呼如杜适,可能坚卧似袁僵。他年华毂翱翔地,细雨新桥路莫忘。
宦辙周流四十年,甘棠阴在有诗传。匡时虑远人难识,执法官高地屡迁。
朝下午门同辈少,赏寻韦曲晚芳妍。群生共此恢恢网,一道宏纲上属天。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商鼎祗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
箕山树古白云深,孤冢谁封却到今。历数由来归浚哲,荒塘馀论岂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