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罗钦顺的诗词
老至飘然谢宠荣,诏书优进地官卿。从知去国心犹赤,见说还山梦已清。
驿路暂依红树宿,海邦重订白鸥盟。维驹不尽今朝意,仰斗徒悬后夜情。
鄙夫贪住白云溪,一鹤多惭大手题。几忆蓬瀛天远近,又亲谈笑席东西。
酒行乐处兼浮白,羹味平时半著藜。千古斯文知未丧,晚风衰柳望中低。
长空万里净无云,月色今宵满十分。清赏偶因严戒辍,远书频遣吉声闻。
山连北斗疑增峻,风入南楼觉尚薰。办得此心如此景,人间何事漫纷纷。
官曹暂入身如客,省檄专承命自天。驿路年华南雁尽,故园春色小桃鲜。
功名正属三场后,弩矢宁烦百步先。何处诗怀应更好,郁孤台上俯晴川。
天恩已自先朝厚,休命还从此日申。三品从班兼着我,万邦黎献岂无人。
忧时鬓改终谁谅,卫道身微每自珍。勉率义方图寸补,永怡黄发照青春。
慷慨虞歌阕,峥嵘汉业成。乌江元入海,亭长谩多情。
义帝今安在,韩生已就烹。拔山如可恃,无处着天明。
惯依黄发款年光,肯为浮名浪趋装。竹色不随寒暑变,花枝长伴笑谈香。
家传宦谱非今日,道济时艰有大方。乌鸟私情怜未遂,诸孙歌舞亦能常。
十里浮沙一带河,冬来惟是摄衣过。民间大欠耕桑地,霖潦无端占却多。
地平山迥渺洪流,西啮东吞得自由。道是牌洲须记取,驿楼仍在水中浮。
断冈深谷少人行,逢著山花不识名。水满稻田群鹭下,林藏茆舍一鸡鸣。
儒冠夹道仪俱肃,石刻临溪字半明。追省旧游多漫浪,斯文今日最关情。
星盖风帷夜复晨,日中荥泽偶停轮。不知济脉今安在,欲济洪流且问津。
坐阅芝兰长谢庭,几番时雨又秋晴。流萤影度乡心切,老鹤声回客梦清。
屋里琴书浑冷落,眼中星斗却分明。还山自是寻常事,问取鹏抟九万程。
沙路霜消日正东,浅青浓黛满晴空。车帷得却观山眼,欲去帷时又怯风。
眼前真合口三缄,山有黄精忆旧镵。美酒如渑输客醉,翠屏当牖要人监。
吟多未觉风光尽,梦少何妨燕语喃。行止分明天意在,北风长夏送归帆。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
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
安卧烟霞岁屡移,清羸浑似布衣时。等閒开卷非无益,只悔平生学道迟。
麦田微绿柿林丹,丰岁从知合境安。闻道德星浑未识,不辞深夜倚阑干。
一叶飘黄下碧柯,羁怀强半属诗魔。山围晚市风尘合,月满秋庭草露多。
宾主东南原自美,才华西北定谁过。玉泉金井深千尺,汲引无能奈若何。
十年甲第尚青袍,宦业多因养母抛。朝退不辞趋馆数,梦回还念倚门劳。
燕山晓送云边骑,岭水秋移月下舠。一日三公真不换,相看吾已愧吾曹。
南北山川总帝畿,贤劳那得谢驱驰。江涛滚滚风初定,燕黍芃芃雨载滋。
多学竟须归易简,时文先与变支离。临岐病眼分明在,不负清朝国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