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萧衍

萧衍


[ 南北朝 ] [字叔达]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 萧衍的诗词 ► 萧衍的名句

白纻辞二首 其一

〔南北朝〕 萧衍

朱丝玉柱罗象筵。飞琯促节舞少年。短歌流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

长安有狭邪行

〔南北朝〕 萧衍

洛阳有曲陌。

曲陌不通驿。

忽遇二少童。

扶辔问君宅。

我宅邯郸右。

易忆复可知。

大息组絪缊。

中息佩陆离。

小息尚青绮。

总辔游南皮。

三息俱入门。

家臣拜门垂。

三息俱升堂。

旨酒盈千巵。

三息俱入户。

户内有光仪。

大妇理金翠。

中妇事玉觿笙游曲池。

丈人少徘徊。

凤吹方参差。

邯郸歌

〔南北朝〕 萧衍

回顾灞陵上。

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

南山为君老。

阊阖篇

〔南北朝〕 萧衍

西汉本佳妍。

金马望甘泉。

卫尉屯兵上。

期门晓漏传。

犹重河东赋。

欲知追神仙。

羽骑凌云转。

阊阖带空悬。

长旗扫月窟。

凤迹辗星躔。

但使丹砂就。

能令亿万年。

赐谢览王暕诗

〔南北朝〕 萧衍

双文既后进。

二少实名家。

岂伊尔栋隆。

信乃俱国华。

首夏泛天池诗

〔南北朝〕 萧衍

薄游朱明节。

泛漾天渊池。

舟楫互容与。

藻苹相推移。

碧沚红菡萏。

白沙青涟漪。

新波拂旧石。

残花落故枝。

叶软风易出。

草密路难拫。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南北朝〕 萧衍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江南弄七首 其六 游女曲

〔南北朝〕 萧衍

氛氲兰麝体芳滑。容色玉耀眉如月。珠佩婐

上云乐 方丈曲

〔南北朝〕 萧衍

方丈上。

崚层云。

挹八玉。

御三云。

襄阳蹋蹄歌 三

〔南北朝〕 萧衍

龙马紫金鞍。

翠眊白玉覊。

照耀双阙下。

知是襄阳儿。

古意诗 一

〔南北朝〕 萧衍

飞鸟起离离。

惊散忽差池。

嗷嘈绕树上。

翩翩集寒枝。

既常以下役人。

偏伤垄上儿。

寄言闺中妾。

此心讵能知。

不见松萝上。

叶落根不移。

捣衣诗

〔南北朝〕 萧衍

驾言易水北。

送别河之阳。

沉思惨行镳。

如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

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

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

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

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

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

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

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

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

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

熏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

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

思君苦入肠。

〔南北朝〕 萧衍

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

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分别根难一,执著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

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心想起异解,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深浅固物情。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

〔南北朝〕 萧衍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

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

上云乐七首 其二 桐柏曲

〔南北朝〕 萧衍

桐柏真。升帝宾。戏伊谷。游洛滨。参差列凤管。容与起梁尘。

望不可至。徘徊谢时人。

赠逸民诗 十二

〔南北朝〕 萧衍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知。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江南弄七首 其一 江南弄

〔南北朝〕 萧衍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

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上云乐七首 其五 玉龟曲

〔南北朝〕 萧衍

玉龟山。真长仙。九光曜。五云生。交带要分影。大华冠晨缨。

耇如玄罗。出入游太清。

白纻辞 二

〔南北朝〕 萧衍

纤腰袅袅不任衣。

娇怨独立特为谁。

赴曲君前未忍归。

上声急调中心飞。

子夜四时歌 秋歌 三

〔南北朝〕 萧衍

吹漏未可停。

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引。

共奏同心曲。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