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刘崧

刘崧


[ 元代 ]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刘崧的诗词

题折枝牡丹图

〔明代〕 刘崧

华清野尘未曾来,孔雀屏深扇影开。

九奏乐停春日午,绿衣初进紫霞杯。

题雪景山水画

〔明代〕 刘崧

万木皆冰树,千崖尽玉山。精神添去马,毛羽失栖鹇。

客路微茫外,人家烟水间。忆曾登虎鼻,徒步月中还。

题彭伯圻芹寓

〔明代〕 刘崧

采采芳芹去,溶溶泮水滨。长歌心不厌,偶寓迹非真。

吾道伤羁旅,乡山落战尘。十年戎马际,独立见斯人。

出西岩下寄萧翀

〔明代〕 刘崧

云岩西麓石林开,便拟从君卜筑来。乱后有田谁种得,好山过尽首空回。

题古木苍鹰图

〔明代〕 刘崧

旷野澄秋气,雄姿肃武威。林端方攫立,云外已惊飞。

秉政乘金令,摧奸顺杀机。喜闻阿阁上,鸣凤际春晖。

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 其二

〔明代〕 刘崧

江草青青江水生,故人相见总怜情。云来雨去青天里,一日阴晴几变更。

武山下夜宿同萧子所分韵得云字

〔明代〕 刘崧

四月十日晚逢君,落花满地翠纷纷。水流丹壑向千里,月上青天无片云。

典衣沽酒惜春尽,刻烛题诗愁夜分。终然聚散安可极,淮海冥冥孤鹤群。

双鹳巢松次萧先生韵

〔明代〕 刘崧

江上乔松偃旧梢,春风喜见鹳来巢。竦身已觉天门近,振羽时惊雪片抛。

营构能忘尘世累,择栖终托岁寒交。清平气类推先兆,麟凤行看在薮郊。

题秋江小景画

〔明代〕 刘崧

美人鸣弦思潇湘,斜飞金雁不成行。

夜深弹彻《乌栖曲》,月照寒江万树霜。

赋得临清亭四时词四首就录奉寄窦逸士 其二

〔明代〕 刘崧

绿竹阴沈白昼长,石渠流水稻花香。纶巾羽扇閒无奈,自起开窗送夕阳。

送丁惟中弃家入五峰脩道

〔明代〕 刘崧

五峰山上晓钟声,羡子中年出世情。有发总缘诸相幻,无家始悟一身轻。

溪边洗钵鱼初识,林下传经鹿共行。遥想神螺光彻夜,几时来听说无生。

题竹石图歌奉赠周思廉思忠伯仲

〔明代〕 刘崧

周郎伯仲美且温,乃是南渡丞相之玄孙。三朝书诏烂盈箧,旧物历世能俱存。

伯也从容端好文,仲也英气干青云。芝兰晏岁在空谷,风露早已扬清芬。

吁嗟昔人邈千载,平园草木春先改。衮绣坊前旧宅空,恩褒寺里遗祠在。

极知令德世所钟,矫如双凤骞云中。为君挥翰写竹石,况有风节能相同。

嗟哉双凤世所奇,路远昆崙谁致之。何如栖琅玕食竹实,乘清风翔八极。

烂文章兮耀云日,毋使山中之人空叹息。

题方壶寄黄郎中渭云红树图并书

〔明代〕 刘崧

春树重重绿,江云冉冉生。图传龙虎客,书寄凤凰城。

花底趋琼佩,松阴奏玉笙。何时骑两鹤,方驾上蓬瀛。

寄范实夫主廪赣先贤书院三首 其三

〔明代〕 刘崧

杨子旧精舍,全侯新学宫。百年遗往躅,一旦振高风。

日月冠裳会,春秋俎豆崇。游歌未能往,叹息羡飞鸿。

椿萱图为会稽胡郎中赋

〔明代〕 刘崧

越中山水称雄秀,越中胡家称孝友。父母怡愉在一堂,六十齐年健相守。

人言积善深且长,早有令子登贤良。今年徵召入朝省,白衣超拜尚书郎。

会稽岧峣白云里,江船南来向千里。鉴湖风起藕花秋,子念亲恩亲念子。

午门晓开东日红,万国干官朝九重。方惭孤蹇昧补报,何幸奏对相追从。

吁嗟胡君我今恨如海,禄虽有馀亲不待。愿君爱日保祯祥,忠孝一心长不改。

人生穷达安可量,事亲之乐真无央。矧君妙年当盛际,似此具庆非寻常。

愿萱忘忧椿介寿,绿叶朱华照鸾绶。眼看升堂棒诰书,衣锦归来献春酒。

杨柳曲(三首)

〔明代〕 刘崧

金缕织成歌舞衣,年年江上惜春厓。

无端心性轻离别,待得花开只解飞。

十一月十四日入叶坑

〔明代〕 刘崧

山下泉车尽日闻,山头茶树绿成云。几时荷叶陂头住,学种山茶四十斤。

别焦瑜

〔明代〕 刘崧

故人异县至,晨款林下茨。感此丧乱馀,会面非有期。

土锉寒无烟,木榻坏不支。坐起谢再三,艰难方在兹。

远怀若为浣,宴劳礼则宜。邻酒忽告罄,虚觞但空持。

娈娈秋菊花,蓬茆翳幽姿。君子惕驰骛,庶以善自怡。

天长远山没,日晏寒江迟。送子出门去,怅然从此辞。

大哉天地间,委顺复奚疑。

江上见早梅

〔明代〕 刘崧

岁暮云山意共悲,晓寒霜树日初移。遥怜江上萧条客,独对春前烂熳枝。

雅韵可堪愁未醒,幽香故与静相宜。若为折寄肠空断,白雪黄云渺去期。

松泉操为姜县丞作

〔明代〕 刘崧

松飕飕兮以风,泉锵锵兮鸣石。澹云生兮北林,悄月上兮东壁。

崇构在丘,鸣琴布席。我歌和之,式咏以绎。升高四顾,逝将安适兮。

鸟飞冥冥,不见其迹兮。聊息荫以焉依,诚予衷之所怿兮。

苟循物而多忧,吾宁不以易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