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毛奇龄的诗词 ► 毛奇龄的名句
归去好,长听子规啼。红藕城桥风脉脉,黄梅江阁雨凄凄。
愁思望中迷。
东风吹柳覆金堤。夹岸红楼望去迷。日映游丝捲幔低。
画桥西。一树娇花鸟自啼。
日暖秾桃红照水。粉蝶飞来,水上衔香蕊。映水双双低复起。
影儿也在花窝里。
锦江春水白浮浮。担水娇娘踏水愁。
墙里花枝墙外影。嘶騧缓踏飞花冷。隔墙见得不分明,金甃井。
银络绠。井面看身见斜领。
银床金井晓啼鸦。帘额上,衬红霞。同心栀子夜开花。
和露折来斜。无好意,送与谢娘家。
秋风袅袅登台。强徘徊。两两鸳鸯飞去几时回。
钱塘路。西陵渡。总天涯。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
椒盘柏酒傍江开,彩杖青旂出郭来。玉历乍看今夕换,苍龙先遣隔年回。
林彫朔雪惊抽蕙,地近南天早见梅。添岁并为除岁日,他乡何似故乡杯。
陆公祠畔。十里横塘行未半。花港深深。王四娘家何处寻。
醁醅初注。又是孝廉船欲去。怕照菱花。对面分明又一家。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隔墙树。
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风搅红帘。愁损隔帘人影。倩秦娥,缠越苘。唱吴盐。
黄铺白锁春相望。高阁魂惊难上。那更堪,花满桁。
柳垂檐。
风起莲江绉绿罗。并船归唱采莲歌。画屏只见金鸂鶒。不信双双水鸟多。
绿柰匝茱幮,皂角穿萝屋。犀槅钉明螺,眼底分朝旭。
沅浦长,淇水曲。处处难追逐。欲见有何由,簳蜡成红烛。
孝女秉幽姿,灵帏展素丝。春兰时会鼓,夜火满丛祠。
江畔青螺水,碑阴黄绢词。商船留赛去,愁煞上潮时。
正河阳花满。秋水芙蓉,艳红如剪。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万条红烛烧将短。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乌鹊到,喜何限。
楼高是处尽乌啼。柳外烟同翠眼迷。流水落花春寂寂,浮家一槛近前溪。
溪前近槛一家浮。寂寂春花落水流。迷眼翠同烟外柳,啼乌尽处是高楼。
频怅望,耶水与梧宫。谁浣素纱窥越女,因歌白苎号吴侬。
总在石莲东。
霓裳。羽衣谱未详。玉貌何人无力,绕珠珰。曳得钿缨累累,履跷裙自扬。
犹自曲终徐立,听声长。
新殿前头骑马去。射生籍里名初注。红裆垂镫手垂丝,回盼处。
风绕絮。羞抱夹金鞍子住。
当时邂逅,凌家山下,桃树满前津。今来又值,桃花开后,不见那时人。
香轮翠幕陵前路,日影动飞尘。流水横斜,鸟啼哀怨,愁对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