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 艾性夫的诗词
东溪水长船多上,南浦草深人未回。
昨日君家问消息,书归方索暑衣来。
故园今日馆英游,大耻俱忘总可羞。料得精魂长扼腕,无人讲学到春秋。
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
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
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
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
柏梁台边鬼摇扇,露盘惊破铜花片。
孤瞠泣断灞城秋,两汉正无忠义传。
曾随计吏上青霄,折翅归来困一瓢。
湖海十年乌绕树,功名两字鹿眠蕉。
山图不及生前买,诗板姑留死后雕。
地下修文应未恶,寒蛩虚馆雨萧萧。
晓炉香剂已烧残,漫卷棕帘倚药栏。
鞭底土牛方转燠,石边盐虎忽凝寒。
有人剪彩娱羔酒,独我煎茶续菜盘。
冰沍砚池呵未泮,东风到底入毫端。
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栉发吹松阴,坦腹睨岩石。
细雨整短蓑,斜阳擫长笛。
采花艳两髻,挟草暖双腋。
款款跨牛归,苍山暮烟碧。
种种闲愁先上眉,愁应白早不应迟。
定知白了愁谁管,直到无愁是白时。
太史谈天术转灵,相看犹自眼青青。
步占若上清台去,莫说江湖有客星。
老蝉吟渐懒,愁蚓思无穷。
数点菊花雨,一溪茅屋风。
苔衣秋井绿,枫缬晓山红。
急索鹑裘补,寒先及老翁。
刻玉珑鬆万万葩,暖香薰透小窗纱。
水仙未可呼为弟,此是春风第一花。
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门无辙迹草偏青,屋带秋山意转清。
打梦易惊棋雹响,载愁不去酒船轻。
幸无帘幕妨云影,尚欠芭蕉赠雨声。
欲送星鸾过桥去,夜深河汉未分明。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墓云长。
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冻耳萧萧天欲霜,冬深门巷意苍凉。
一筇径为梅花出,独立斜阳影正长。
久雨作恶春事老,乍晴可人山路长。
紫冰摇摇菌耳湿,黄雪糁糁松花香。
深山无人风自语,古涧触石泉争鸣。
残花时堕一两片,好鸟忽啼三五声。
儿女情怀易得怜,悲伤容或涕涟涟。
独疑迁客方沦落,犹著朝衣夜入船。
对客清谈妙入神,舌乾时与供先春。
东州米价北门雁,一语不须来溷人。
土渴群蔬不肯青,辘轳百转汲深清。
山翁到老谋生拙,抱瓮崎岖博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