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邵雍

邵雍


[ 宋代 ]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的诗词 ► 邵雍的名句

步月吟

〔宋代〕 邵雍

林罅天尤碧,风馀月更明。

人间无事日,得向此中行。

垂柳

〔宋代〕 邵雍

门前垂柳正依依,更被东风来往吹。

忘了自家今已老,却疑身是少年时。

乐物吟

〔宋代〕 邵雍

日月星辰天之明,耳目口鼻人之灵。

皇王帝伯由之生,天意不远人之情。

飞走草木类既别,士农工商品自成。

安得岁丰时长平,乐与万物同其荣。

和李审言龙图行次龙门见寄

〔宋代〕 邵雍

万里秋光入坐明,交情预喜笑相迎。

菊花未服重阳过,如待君来泛巨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四

〔宋代〕 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宋代〕 邵雍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四晋风。

诗书吟

〔宋代〕 邵雍

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

丹青人巧思,万物无遁形。

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

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

志因言以发,声因律而成。

多识于鸟兽,岂止毛与翎。

多识于草木,岂止枝与茎。

不有风雅颂,何由知功名。

不肯赋比兴,何由知废兴。

观朝廷盛事,壮社稷威灵。

有汤武缔构,无幽厉欹倾。

知得之艰难,肯失之骄矜。

去巨蠹奸邪,进不世贤能。

择阴阳粹美,索天地精英。

籍江山清润,揭日月光荣。

收之为民极。著之为国经。

播之于金石,奏之于大庭。

感之以人心,告之以神明。

人神之胥悦,此所谓和羹。

既有虞舜歌,岂无臯陶赓。

既有仲尼删,岂无季札听。

必欲乐天下,舍诗安足凭。

得吾之绪余,自可致升平。

诫子吟

〔宋代〕 邵雍

至宝明珠非有纇,全珍良玉自无瑕。

为珠为玉尚如此,何况为人多过差。

小道吟

〔宋代〕 邵雍

艺虽小道,事亦系人。

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牡丹吟

〔宋代〕 邵雍

一般颜色一般香,香是天香色异常。

真宰功夫精妙处,非容人意可思量。

雨犯吟

〔宋代〕 邵雍

这般事业人难继,此个功夫世莫传。

窥牖知天乃常事,不窥牖见是知天。

安乐窝中吟

〔宋代〕 邵雍

安乐窝中三月期,老来才会惜芳菲。

自知一赏有分付,谁让黄金无孑遗。

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

可惜吟

〔宋代〕 邵雍

可惜熙熙一片春,不多时节觅无因。

眼前园苑知何限,只见莺啼不见人。

天意吟

〔宋代〕 邵雍

人能言语自能窥,天意无言人莫欺。

莫道无言便无事,殆非流俗所能知。

首尾吟 其二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

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寄三城王宣徽二首

〔宋代〕 邵雍

林下居虽陋,花前饮却频。

世间无事乐,都恐属闲人。

力穑吟

〔宋代〕 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

秋时收治,冬时用受。

雨露不愆,既轩既秀。

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首尾吟 其五十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觉老时。不动已求如孟子,无言又欲学宣尼。

能知同道道亦得,始信先天天弗违。六十三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七十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切虑时。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

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

六十五岁新正自贻

〔宋代〕 邵雍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

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

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

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

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

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

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

坐上有馀欢,胸中无交战。

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

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

恶闻人之恶,乐道人之善。

不行何趑趄,勿药何{左目右冥}眩。

谁谓金石坚,其心亦能断。

谁谓鬼神灵,其诚亦能贯。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