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沈周

沈周


[ 明代 ]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沈周的诗词 ► 沈周的名句

守庄

〔明代〕 沈周

十角黄牛五母鸡,知君旧业在双溪。寄人诗简秋裁竹,教子书灯夜照藜。

四畔无争田井井,百夫戮力黍萋萋。却怜杜甫频移宅,才住东村又瀼西。

挽刘芝田

〔明代〕 沈周

老倦长游雪满颠,澄江归理旧芝田。

侯门裹足无名刺,野店扶头有酒钱。

扪虱正谈天下事,逢蛇忽忌梦中年。

孤儿为问他时计,犹指床头《捭阖篇》。

病中夜雨起坐

〔明代〕 沈周

药杯香炷与温存,养病工夫要闭门。

布被拥寒书作枕,纸窗催曙水临轩。

枫生赧色知霜辱,蕉负争心共雨喧。

物性人情静观得,得来还欲费吾言。

用清虚堂韵送匏庵少宰服阕还京

〔明代〕 沈周

三年袍幞违风沙,归家读《礼》如退衙。

长髯已间数茎白,瞳视明察无纤花。

乡人廿载旷接见,老少瞻拜尝填家。

怡然不烦亦不拒,正犹茂木容群鸦。

朝廷眷注特虚席,匪直鉴藻兼填葩。

要仪百辟重德度,如郁须酒渴乃茶。

騑騑四牡不可缓,我亦殷勤当执挝。

与君一别绝聊赖,虮虱泮学嵇康爬。

衰人载见恐无日,未免握手成吁嗟。

时勤相忆但搔首,仰睇天上空云霞。

咏钱(三首)

〔明代〕 沈周

存亡未了复亡存,欲火难烧此利根。

生化有涯真子母,圆方为象小乾坤。

指挥悉听何须耳,患难能排岂藉言。

自笑白头穷措大,不妨明月夜开门。

梅花道人临东坡风筱

〔明代〕 沈周

东坡先生好游戏,壁上写竹如写字。三竿两竿袅风翠,却有渭川千亩势。

题诗执烛倩官奴,白发红妆两无忌。不应诬我抱节君,何尝解舞腰肢媚。

先生调笑皆文章,顾与节君生贲光。千年故事白石在,梅庵载翻新墨香。

捕风捉影老手健,凤骇鸾惊秋月凉。我今拭目艮会堂,尚疑耘老亭中央。

今人古人不相见,遗迹宛然人未亡。

题画

〔明代〕 沈周

楚江秋净水沄沄,江上青山多白云。手把蘋花却惆怅,无人作伴赛湘君。

经赵松雪鸥波亭故址

〔明代〕 沈周

茫茫遗业海桑边,感慨因歌溪上篇。公子不归鸥自白,庶人来住鸟仍玄。

蘼芜细雨山连郭,翡翠斜阳水满川。珍重图书独无恙,淡烟疏蕊自千年。

晏起

〔明代〕 沈周

水漫湖田雨漫村,家贫只好不开门。诗书衣食外无德,天地君亲中是恩。

马失未须论得失,楚存何可卜亡存。百千世故都休问,且把心耕教子孙。

画松

〔明代〕 沈周

老夫惯与松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吹灯照影蛟起舞,直欲排空掉长尾。

待松千丈岁须干,老夫何寿与作缘。不如笔栽墨培出,一笑何问人间大小年。

悼清公

〔明代〕 沈周

三年不到此,一到失清公。

影相丹崖月,袈裟碧树风。

人皆梦幻耳,世在去来中。

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

次东原先生与其甥魏公美画诗韵

〔明代〕 沈周

苍苍笔力似荆关,白发图书老不闲。

未许羊昙乞西墅,画中分与旧溪山。

春水船

〔明代〕 沈周

我爱君家春水船,江湖已赋卜居篇。不凭寸地可作屋,尽住清溪无税钱。

凉月荡人檐影下,晚波跳梦枕屏前。便从画舫斋中看,鸂鶒鸬鹚相对眠。

倪云林画

〔明代〕 沈周

爱此倪翁小笔奇,淡烟疏墨百年姿。中郎已矣虎贲在,我自低头人不知。

送吴朝阳都阃之任浙司

〔明代〕 沈周

桃花春水古城濠,僧寓遥烦降节旄。双鬓相逢惭我老,十年不见觉官高。

新篇烂漫牛腰卷,旧酒淋漓狮子袍。南国諠呼迎阃制,千兵夹道拥弓刀。

〔明代〕 沈周

耶溪新绿露娇痴,两面红妆倚一枝。水月精魂同结愿,风花情性合相思。

赵家阿妹春眠起,杨氏诸姨晚浴时。今日六郎憔悴尽,为渠还赋断肠诗。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四

〔明代〕 沈周

似雨纷然落处晴,飘红泊紫莫聊生。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去是何因趁忙蝶,问难为说假啼莺。闷思遣拨容酣枕,短梦茫茫又不明。

题画(五首)

〔明代〕 沈周

水次人家似瀼西,参差竹树路俱迷。

溪翁兀兀不出户,日午饭香鸡正啼。

王理之临凤头骢

〔明代〕 沈周

宋家王孙赵仲穆,画马尽形神亦足。东昆王郎拓其本,笔精殊觉惊人目。

纸间突兀拥肉山,俗工纷纷手当缩。此疋传是凤头骢,五花满身云簇簇。

请郎别图唐舞马,逆胡教舞不肯服。逆胡教舞不肯服,大胜污臣食其禄。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二

〔明代〕 沈周

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