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的诗词 ► 杨士奇的名句
早岁贤科擢俊英,明时宪府佐澄清。常持风裁民皆畏,独以宽平政自成。
万里趋朝淹客舍,几人含泣送铭旌。孤儿扶柩南闽路,落月啼乌最怆情。
洞庭春色出黄柑,远致何由共一欢。感荷多情王刺史,独惭彭泽未休官。
自在疏林下,幽香满露丛。相依君子竹,叶叶是清风。
日长假寐图书府,梦见挥毫写竹枝。三月都无鸿雁信,九霄如睹凤凰仪。
空怜意惬关飞动,亦拟诗成寄别离。淇水湘川渺南北,清风翘首已多时。
七十年华两鬓霜,九重恩旨赐还乡。脩成国史登金匮,归去官衔带玉堂。
碧水丹山从散策,春兰秋菊对浮觞。别来缱绻怀君子,故写琅玕远寄将。
严冬朔风劲,草木俱凋瘁。气机运无停,奄属贞元际。
寒梅动根荄,勃勃出生意。鲜葩皎玉雪,芳馨播天地。
清素自厥赋,宁效夭桃媚。君子禀至性,兹植夙所契。
幽斋坐相对,中怀净氛滓。相忘主与宾,讴吟舒泄泄。
朅来玉堂馆,念之心弗寘。谁写当座隅,悠然见高致。
与卿俱七十,卿有好颜容。此后诗相寄,须兼枸杞封。
隔水不得语,中肠千万回。知公望我至,如我望公来。
十年坐判维扬郡,令誉芳声特达开。惠政及人还未已,升官重向广陵来。
草色荫松门,青山绿树村。种蔬成小圃,饮水必澄源。
每究贤人乐,时同静者论。穷通自有分,非为薄华轩。
练就长生万寿丹,金函拜捧献金銮。归来庭掩娟娟玉,静倚珊瑚石畔看。
当日兴贤对大廷,天门金榜冠群英。一经勤苦承家世,千载遭逢荷圣明。
溟海鹍鹏真自致,兰苕翡翠不胜清。可怜万里归埋玉,欲赋招魂惨不成。
东广迢迢万里馀,西风落日片帆孤。临行不尽同乡谊,更写馀情在画图。
九月无霜草木枯,葫芦花白映青苏。计程共说金台近,明日舟行到直沽。
八年不见颐庵面,楚树燕云思独悬。宝气常腾山浦上,文光高烛斗牛边。
绿尊酒共幽人酌,锦字诗从过客传。七十韶华还七十,重新甲子记流年。
三岁在京畿,春生五色衣。殷勤承父教,归去候慈闱。
丹桂浮香露,黄花粲夕晖。人生具庆少,养志在无违。
霜柳未全稀,风沙不住飞。居人过驿尽,猎火隔河微。
客路冲寒景,天恩恋禁闱。金台行渐远,回首思依依。
阳德中正,与时偕行。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来朝京国遂悬车,老去王门罢曳裾。白发苍颜归旧里,青山红树托幽居。
閒穿竹径行携鹤,更傍荷塘坐看鱼。道在未应全散逸,诸生须授伏生书。
玉华之东鸥渚浔,柴门萧萧松竹阴。平生自乏经济略,抱瓮已忘荣䘵心。
一日天书照云谷,十年蓬鬓戴朝簪。文章无补治世用,矫首南山烟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