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贝琼

贝琼


[ 元代 ]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 贝琼的诗词 ► 贝琼的名句

题红梅二首 其二

〔明代〕 贝琼

野桥山店记年时,管领春风有一枝。却笑罗虬不解事,百篇空赋比红诗。

古意三首 其一

〔明代〕 贝琼

春风天上来,蒲城红与紫。如何朝暮间,飘落随流水。

堂前两冬青,霜雪犹不死。向来三月时,谁言及桃李。

题华山图

〔明代〕 贝琼

太华五千仞,石色青如苔。崭然表西极,肇自鸿濛开。

河流破石雷霆激,父老空谈巨灵迹。山寒五月疑清秋,鸟飞不过仙掌侧。

我欲上从羽客云台间,铁锁高县犹可攀。千叶池莲食之久不死,明星玉女相往还。

相往还,人间万劫才一息。峰头大笑惊下方,日落咸阳秋草碧。

秋思 其二

〔明代〕 贝琼

翠柳无枝拂御堤,风来阊阖更凄凄。玉笼别主鸳鸯拆,金井啼秋络纬齐。

水上拾红韩氏女,窗间织素窦家妻。伤心又送韶华去,直似黄河不向西。

拟出塞曲 其二

〔明代〕 贝琼

早从汉捕虏,万里唯一身。军中已三年,苦乐安可陈。

但见陇底雪,不识陇头春。北风利刀剑,肌肤皆尽皴。

天王正开边,讵恤中国民。

辛亥七夕五首 其四

〔明代〕 贝琼

东家西家争曝衣,我但曝书誇小儿。壁中科斗古文字,犹有射光天陆离。

早春寄黄仲真

〔明代〕 贝琼

乐全先生七十馀,乐全堂深花事初。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

黄冠野服真自称,赤车驷马今何如。相知还有惠施在,适意共观濠上鱼。

十月廿九日过永昌寺访照觉原

〔明代〕 贝琼

幽湖水落夜初冰,湖上云山翠百层。一个小舟轻似叶,西寻玛瑙寺中僧。

丙午七夕 其二

〔明代〕 贝琼

芳燕乐清夜,浩歌悲暮年。故国山河迥,殊方斥堠连。

友于成契阔,宾客暂周旋。念旷情易洽,怀归思更绵。

列星稀未出,金波澹始弦。落烬秉残蜡,繁吹起终筵。

后会复经岁,举爵共无眠。

送吴浚仲

〔明代〕 贝琼

弱冠知君名,王十始逢君。南宫托同宿,十明披清文。

及我备修纂,缺近幽兰芬。兹言归故乡,告别那忍闻。

甡甡中林鹿,犹能念其群。况我同心友,去住从此分。

夜度浙江水,朝看天姥云。春禽正

拟古

〔明代〕 贝琼

荆山一何高,上与天门通。

犹闻产玉处,吐气成白虹。

悬藜混燕石,世已无国工。

琢之惧不完,不如在石中。

卞和耻再刖,玉亦悲无穷。

吾今死抱璞,庶以全其躬。

嘉禾道中

〔明代〕 贝琼

秀州城下雪漫漫,一客东归更觉难。雁度空江寒月黑,马嘶畏路晓风酸。

吴趋欲赋知谁和,漠节忘回不复看。俯仰乾坤正萧瑟,云间身寄一枝安。

读书所有白花一株状类杨州琼花而花损一叶俗称为八仙云为赋一绝且悼璚花之不复见而独见此也

〔明代〕 贝琼

一夜东风吹白雪,化为胡蝶过西家。七香车远人何处,空认唐昌观里花。

题王叔明茅山图

〔明代〕 贝琼

一峰插天三万丈,众峰旁联不相让。我行未尽天下奇,王宰写山工异状。

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天高去鸟没,日落行人度。

茅君已千年,浪忆烧丹处。犹疑风雨夜,骑虎山头遇。

平生好山独未归,山中桃花如雨飞。相从采术定何日,长向云间瞻翠微。

题刘商观奕图 其一

〔明代〕 贝琼

日落青山未了棋,两翁浑似海僧痴。不辞虎口方争险,曾取龙牙会出奇。

春在洞天应不老,路经石室到今疑。老樵若悟归来早,物外神仙岂复知。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一

〔明代〕 贝琼

天寒北风利,有客赴临淄。临淄古大国,山川何逶迤。

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

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为我吊精魄,伯功未可卑。

次韵铁厓先生醉歌

〔明代〕 贝琼

先生爱酒称酒仙,清者为圣浊为贤。

清江三月百花合,江头日坐流萍船。

左携张好右李娟,紫檀双凤鹍鸡弦。

倾家买酒且为乐,老妇勿忧无酒钱。

白日西没天东旋,秋霜入镜何当玄。

蓬莱有路不可到,祖龙已腐三重泉。

何如快饮三万日,酒楼即起糟丘边。

愿持北斗挹东海,月落枕股楼头眠。

经故内

〔明代〕 贝琼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江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送王以宁归建德并东鲁道原

〔明代〕 贝琼

睦州城郭风烟外,乱后衣冠喜尚存。山倒半江云气合,滩回七里浪声喧。

读书才子初还舍,买酒邻翁尽到门。相见鲁公劳问信,春秋何日试重论。

客殳山偶成

〔明代〕 贝琼

春逐啼莺去不留,一川风雨满山秋。笙歌不到愁人耳,若听笙歌更泪流。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