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故事大全 词牌名 在线反馈
李东阳

李东阳


[ 明代 ]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李东阳的诗词 ► 李东阳的名句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 其三

〔明代〕 李东阳

葛衣葵扇一时新,自办山装学野人。踏尽柳堤行更远,扫残苔石坐还频。

虫鸣水岸偏依晓,雁度山城正忆春。万里炎蒸消欲尽,不劳风雨洗苍旻。

是日和王世赏韵

〔明代〕 李东阳

厌见秋城捲暮沙,还回仙路出西华。清怜竹笋宜供饭,醉插松枝且当花。

阁苑烟霞非昨梦,兰亭山水似君家。新诗未稳还催就,纸背横书字尽斜。

题画芥

〔明代〕 李东阳

雨洗尘沙不受侵,短篱横圃带秋阴。城居不改山林味,世上何人识苦心。

题敷五菊屏

〔明代〕 李东阳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相过不嫌憔悴质,秪应风味与君同。

斋夕尚矩编修出金橘菖蒲煎饷客叠前岁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摇落江南几树香,由来北客未频尝。栽成雨足新苔径,摘罢风低旧草堂。

朝省故人春共赏,江湖幽梦夜难忘。枯肠坐觉清如水,不待铜瓶系井床。

送朱博士还考亭得业字

〔明代〕 李东阳

紫阳足苗裔,乃在闽与歙。建宁见诸孙,历世方十叶。

名从东曹荐,谱自前朝牒。温然大雅姿,欲语还若怯。

士林羡翱翔,再拜敛冠袷。先公百世师,高步不可蹑。

后生亦何知,颂美不容喋。平生慕道心,望海愁寸涉。

典刑在云仍,既觏中所惬。翻然愧相从,内顾赪我颊。

崇儒实令典,主器非浪摄。荣名恐难居,世美不自挟。

勖哉有明训,无废六经业。

再叠答夏提学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十载江湖梦寐通,使车重绾寺门东。未倾李白金尊月,先坐王郎玉麈风。

楚刺漫来何日到,郢歌工后几人同。相逢莫更飘然别,指爪须留雪上鸿。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 其六

〔明代〕 李东阳

关塞连天险,河山毓地灵。势分蛇鸟阵,威踞虎龙形。

六月车仍出,三城筑未停。北门多锁钥,边徼坐来庭。

雨中花 其四

〔明代〕 李东阳

三十六宫台殿。一夜雪华飞遍。旋扑罘罳,更窥疏绮,还绕流苏转。

人世几回惊岁晏。天上春光应先。想白雪歌成,冰颜醉也,谁见春风面。

郊祀喜晴有述

〔明代〕 李东阳

碧消烟尽露华凝,目极瑶坛第九层。

清珮缓随驰道月,绛笼高应午门灯。

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

人意可占神意悦,万年灵祚永堪膺。

仁辅以诗见款复用前韵并柬方石

〔明代〕 李东阳

雪里降城百二层,素车今日愧君登。力勍岂谓心能怯,颜赭空惊汗欲蒸。

谋楚似闻王剪老,禦秦犹有谢安能。无端又作冲寒战,袖手惟应巧匠曾。

分题得孔林送张廷芳巡按山东

〔明代〕 李东阳

孔林乔木蔽高空,岱岳西来泗水通。万古山川神陟降,百王封秩礼尊崇。

诗书世岂坑焚后,俯仰吾犹覆载中。却羡东巡张侍御,得先瞻拜仰遗风。

哭舍弟东川五首 其五

〔明代〕 李东阳

束卷朝仍出,移灯暮始归。病馀心力在,路隔死生违。

南国诸生去,西邻旧主非。向来车马地,一过一沾衣。

奸老革

〔明代〕 李东阳

奸老革天下,宁有多许贼?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

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君不见江都城外人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馈柑于乔世赏用前韵

〔明代〕 李东阳

冻地经寒裂欲开,南柑初载北车来。霜随玉爪冰丝落,日照金盘火齐堆。

高价敢论燕市踊,远林还忆楚山嵬。也知黄陆当时传,健笔应劳太史裁。

与姜用贞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丛兰绝低小,隐约幽岩姿。崇冈有高松,下影回薄之。

小大固异质,托交乃其宜。君本老成人,我生良已迟。

情亲若兄弟,年数两相遗。相逢即倾盖,久已不复疑。

我歌贫交行,试问和者谁。

卜相篇

〔明代〕 李东阳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臣。

荐成成不知,告璜璜不嗔。

克也与国论,此国尚有人。

能令汝卜相,谁使汝为君。

东周一失驭,全晋遂三分。

但知晋国乱,不念周家贫。

史官谨初命,千载伤彝伦。

戴松厓亚卿席上观屏风灯用青溪宅韵

〔明代〕 李东阳

丹青组织不同机,制出方灯样转稀。炽炭煖回雕玉地,绣云暗动紫烟衣。

娇儿解事怜春赏,醉客多情惜夜归。莫向东曹誇步障,有人持锦斗光辉。

墨梅

〔明代〕 李东阳

碧溪寒水淡无痕,照见孤山处士魂。此夜独吟应不寐,隔江清影未开门。

碧筒酒次韵柬傅曰会中书

〔明代〕 李东阳

翠峣深处碧为筒,照见池头一丈红。别有清风来地主,巧将甘露夺天公。

香随绿蚁应潜度,心入灵犀已暗通。我不负花还负此,不胜馀兴绕堂中。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