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的诗词 ► 戴叔伦的名句
举家相逐还乡去,不向秋风怨别时。
湖水两重山万里,定知行尽到京师。
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浪息定何时,龙门到恐迟。轻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伯劳东去鹤西还,云总无心亦度山。
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
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
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木叶纷纷湘水滨,此中何事往频频。
临风自笑归时晚,更送浮云逐故人。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主人饮君酒,劝君弗相违。但当尽弘量,觞至无复辞。
人生百年中,会合能几时。不见枝上花,昨满今渐稀。
花落还再开,人老无少期。古来贤达士,饮酒不复疑。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
绮城容弊宅,散职寄灵台。自此留君醉,相欢得几回。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
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
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