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 黄绮的诗词
窗虚沁露纱偏白,归梦初长。费尽评章。一缕箫声夜合香。
书笺不误犹经月,怕问寻常。明日思量。雁过寒江又几行。
江南好,好燕总呢喃。肯构新巢留画栋,频窥深户触疏帘。
庭院雨纤纤。
君心正似榴花放,一样红娇。戏吮修毫。含雨和烟梦里描。
芳情未比樱桃熟,圆润珠跳。深情难敲。字字无由托玉箫。
江南好,好事更堪夸。万姓农庄如手足,今朝阡陌不分家。
勤俭建中华。
鸠呼雨歇。柳绵呈瑞风缫雪。久疏杯盏常愁别。过了清明,春事再难说。
短墙巧护双飞蝶,琼箫吹怨香红颊。愿随曲水寻题叶。
心绪初慵,浅梦又惊怯。
疑窦不应醉复论。临风饮恨奠清樽。镌余断石钩残帖,读罢空亭卧后村。
怜故土,砸圆盆。黄花移活竹篱根。西山暮绕残红水,秋雨马嘶冷国魂。
处处村烟傍晚浮。闲行倦坐曲江头。最怜野渡疏杨岸,一段斜阳三两鸥。
风细细,水悠悠。为谁多意总凝眸。浮云卷起西山去,一片孤帆晚未收。
峰似江豚,尽藏云里犹浮动。西天无缝。落日今偏重。
忽念群生,非战凭谁控。醒邪梦。依稀莺弄。重作生离颂。
我泪犹未乾,能润汝枯眼。枯眼聚蚊蝇,宁使昆虫怨。
市口异沙场,伤重无人见。保国国濒亡,九死难忘战。
苍松直上成千古,阴阴独寻幽径。谷转云深,坡斜石滑,心目顿教清醒。
风林响应。正回顾疑人,此峰平顶。古寺颓垣,一声钟打夕阳冷。
应怜容与小步,且抛情绪尽,漫成吟咏。佛案青灯,僧斋黝壁,又起闲愁深省。
回栏待凭。有几树垂杨,子规堪听。路暗前村,话归时野兴。
春烟自碧秋霜白。昔年曾是江南客。从此抱离忧。多情岂自由。
世情休念乱。万里飘流远。仍有醉如泥。三年问讯迟。
花下开缄人未顾。忽转流风,纸坠香泥污。应负临书严洁苦。
暗中惟乞情能恕。
纵与人言难敏悟。花笑人心,如意知如许。已解相思真出处。
只书姓字无他语。
轻帷翠幕波回旋。梁间燕子闻长叹。只是自伤春。从教梦寄魂。
莺啼如有泪。怨目明秋水。所得是沾衣。青楼人未归。
多谢风微草绊船。须知游兴正悠然。山深深爱暮云天。
衣色有情分翠树,履声含力和清泉。归来记取笑灯前。
人世书鸿今断翮。片字随风,始信儿童笔。水阔山长都几尺。
埋愁无地秋花碧。
已似三年凋玉质。粉尽香残,即在离家日。梦里相招难认识。
殊乡万里行无力。
天涯一客春同老。花意怜清晓。花飞春去两无言。翻道见时容易别时难。
波平似锦风帆剪。泪眼晴光泫。几时故国渡良宵。且向月明寄梦梦魂遥。
已过黄昏更暗些。休将眼力各矜夸。叶黏蛛网猜痴蝶,枝缀蜂巢认朽花。
添笑语,莫喧哗。渐能头上听归鸦。料知老至饶滋味,享有双瞳黑幕遮。
新岁人家先自备。补屋修场,检点残冬事。灯下缫车声渐起。
城中似有农村味。
厨下疏棂香细细。才了搓糖,焙粉无稍憩。竹帚喷油跳玉米。
喜看发粒添升未。
点额终难治俗骸。自从当日不多开。留教野鹤费疑猜。
香气不应人世有,寒根移向月宫栽。为君携酒抱冰来。
巧构千回百折生。举头走过惧斜倾。大贤后继应无数,仅此当年众陨星。